百年一战的悲歌
水库论坛|欧神文集|欧神小密圈|欧成效|房产投资官网百年一战的悲歌2018年11月11日,英国志愿者在沙滩上绘出一幅英军士兵画像,以此纪念一战结束100周年。二战时期英国战死30万人,然而在一战中,英国损失了120万年轻人。一战对英国创伤之深,远甚于二战。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前几天11月11日,正是一战停战的百年纪念日。西方朝野全在隆重纪念这一天,其规模之大,仪式之庄严,超过对二战停战的纪念。
一战是古典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分水岭。一战结束之前,正是近代欧洲最辉煌时候。各国经济第一次如此紧密联系,很多人幻想:人类将进入永久和平时代。一战撕毁了这一切,人们像野兽一样残酷厮杀。战争结束后二十多年,二战就已爆发。从某种程度说,二战是一战的延续,冷战是二战的余波。
2014年是一战爆发百年,我写了一篇文章,从思想史的角度谈一战爆发。古典自由主义衰落,国家和民族主义大行其道,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思想原因。直到今天,我们仍生活在大政府时代,其中的许多教训,值得我们深思。一战停战百年纪念,我将文章修改增节,重新发出。
一战反思:自由思想的衰落
1914年6月28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日。一个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在波斯尼亚的首府萨拉热窝,刺杀了来访的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谁也没有想到,这将是一场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斐迪南大公在国内素无名望,他的登储纯属偶然。被刺杀的大公夫人索菲亚,身世可怜,她在奥匈帝国皇室内,受到冷落和排挤。此次随大公出访,也是大公想给她国内未给的荣誉。
王储夫妇被刺,实际上没有多少人关心。奥匈帝国只是需要一个借口,用以侵略近邻小国塞尔维亚,镇压境内的反奥活动。塞尔维亚人将奥匈帝国视为头号大敌,20世纪起,就有许多爱国青年以献身精神,投入到刺杀的恐怖活动中。
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强硬通牒,引起一系列外交反应。当时欧洲已形成协约国(英国、法国、俄国)和同盟国(德国、奥匈、奥斯曼和保加利亚)两大军事集团,列强厉兵秣马,战争随时爆发。各国发明的最先进武器,终于有机会大逞其凶。
第一次世界大战共造成一千多万人丧生,数千万人伤残,无数菁英付之炮火。战争之惨烈堪称史无前例,欧洲人的文明自信遭受重创。
当时一位人类学家在太平洋的热带雨林考察,他向当地食人族首落描述:欧洲正在发生战争,每天几万人丧生。食人族土著难以置信:你们怎么吃得了那么多人肉?人类学家解释说,欧洲人不吃人肉。食人族土著惊呆了:不吃的话,杀那么多人干吗?你们欧洲人太野蛮了。
是啊。当时最文明的欧洲人,为什么跟发疯似的大开杀戒?把时间往回倒推。
1814年拿破仑帝国崩溃以后,除七月革命、普法战争这些历时短促的战事,欧洲大体维持了一百年和平。这是欧洲有史以来最漫长的总体和平。资本主义从西欧扩展至东欧和亚洲。英国仍是最发达的国家,其生产的工业品畅销世界。美国和德国逐渐赶上,凭借其更大体量,大有赶超老牌帝国之势。
世界经济正在多元化,旧霸主雄风已减,新领导者还未呈现。当时的落后国家(中国、日本),也有了自己的新兴工业。古巴和阿根廷成农产品基地,他们的生活水平并不逊于欧洲。
人们从贸易中获得巨大好处,粮食产量在增加,工业品越来越多,物价持续缓慢地下跌。电话、无线电报、留声机、电影、汽车和飞机,这些都是19世纪留给今天的东西。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二十年,也就是19世纪到20世纪的过渡阶段,世界经济正处在一片令人心醉的上升阶段。这一段时期至今被称为「美好时代」。谁能想到,短短的几年,经济发展的成果突然变成战争的物资。
现在普遍的说法是,欧洲列强们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德国这样的后进国家,自忖兵强马壮,希望通过发动战争,重新分配殖民地。奥匈帝国只是他们同根同文的伙伴。没有奥匈帝国首开挑衅,德国人迟早也会发动战争。
这样的说法固有证据做支撑,不过大国行动的背后,更有社会思潮在转变。
19世纪繁荣,是此前一个多世纪古典自由思想流行的结果。洛克、伏尔泰和亚当·斯密的学说是当时最流行的思想。欧洲无论是君主国还是共和国,都在政治方面做出很大改良。以奥匈帝国为典型的「开明专制」,很多改革都符合自由主义原则,比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宗教和民族宽容,废除农奴制,实行土地改革并保护私有财产。
被公认为落后野蛮的俄罗斯,从19世纪中叶起,亚历山大一世连同继任者,都在推行类似措施,私有化改革一直持续到末任沙皇。虽有零星革命,各国还是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当时欧洲国境线十分宽松,跨国穿行几乎不需要签证。只要手持英镑,基本能在全世界畅行无阻。
令人遗憾的是,到19世纪晚期,欧洲的自由思想已呈衰落之势。这种衰落体现在:再没有伟大的思想家对这套原则深入阐述。上世纪思想家们疾呼的「宗教自由」「私有财产神圣」,如今已是老掉牙的论调。左翼思想在理论家论述下,成为一套论述严密的思想体系。这套理论吸引欧洲大量知识分子的兴趣。国际工人运动就是这时期崛起,开始在历史舞台上发挥重大作用。
国家统一给德国人带来强烈自信,他们骄傲自负又满腹委屈,觉得当时国际秩序是对德国的钳制。要么扩张、要么衰落,这是普遍的想法。不仅对付外敌,还要清除国内和平主义思想。大国民族主义雄心勃勃,小国民族主义充满仇恨。塞尔维亚人对奥匈帝国切齿痛恨,正是源于侵略的阴云笼罩。建立单一民族国家,是各民族极力追求的目标。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晚年移居巴西,面对多民族和平共处的景像感慨万千。他说,几十年来,欧洲人都在极力追求「纯净国家」,不惜迫害和驱逐少数民族。对民族国家的极力颂扬,导致各国人民互相排斥,兵锋相向。一个从来没出过德国的农民,也会因教育宣传,仇恨起欧洲边陲的英国人。
还有一项糟糕之处:知识界的国家主义气息在变浓,反资本主义心态越来越盛行。19世纪后期,经济周期非常明显,理论界却缺乏正确的解释。(米塞斯提出经济周期理论,是在20世纪20年代。)「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矛盾爆发的结果」是一种解释,更多经济学家转向政府,借助干预主义缝补资本主义的不足。
通货膨胀、冻结物价、抬高工资、征收保护性关税,这些政策在德国首先复活。主张贸易保护主义的经济学家李斯特取代亚当·斯密,成为学界宠儿。「政府干预论」深入人心。服务于政策的国家主义学术盛极一时。
19世纪末,奥匈帝国皇储鲁道夫的老师、经济学家门格尔察觉到,知识界在发生变化。经济学界充斥着鼓吹通货膨胀的声音,社会学教授在颂扬「国家美德」。主张个人权利被嗤笑为「老古董」,反对干预经济的人被视为空谈德语国家最流行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在起源和本质都是国家产物。
门格尔批评道,经济学出现200年后,德国的精英依然崇尚这种胡言乱语。如此热烈的国家主义情绪下,人民会做出什么事情呢?
门格尔认为,列强的政策迟早会导致可怕的战争,战争结束后将是恐怖的革命、欧洲文化即将毁灭,所有国家的人民将陷入贫困。后来这些内容不幸言中。可悲的是,一战结束之后,它的思想原因并没有被正确归结。
很多人将一战视为「狗咬狗」,很多人归结为宿命般的「资本主义矛盾不可避免」,很多人则认为是法德世仇,还有英国人挑拨。一战背后涌动的思想并没有被真正反省,反而作为时髦理论继续发展。
左派空想不再是空想,它触手可及,俄国人已经踏出实验的第一步;民族主义发展成种族主义,为后来的纳粹屠杀做了理论探路。各国政府都加深了对经济的控制,国家和民族情绪不断高涨。这股喧嚣的历史潮流直到二战结束,才算停止汹涌的冲击。
著名经济学家米塞斯曾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可以看做是几十年来反自由主义思想胜利的产物。思想是历史的前导,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00年,审视今日繁荣下潜藏的各种思潮,能够深切地感知喜悦和忧虑。原创: 陈兴杰 菁城子
现在这个社会,学历就是个敲门砖。就业也好,落户积分也罢,必不可少。提供一个好的学历提升渠道(哪怕你是个中学学历也不怕),门槛低,不占用你工作的时间,扫码加微信Shuidi021,备注“水库论坛”。
水库论坛|欧神文集|欧神小密圈|欧成效|房产投资官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