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锯 发表于 2019-1-25 15:40:14

模拟人生4的青春期教育作用3.1

模拟人生4的青春期教育作用3.1
额……这第三篇拖了挺久的(其实都拖了挺久,最近去研究了一些特别的咖啡问题)。(主意:这儿仅仅是第三篇(章)的前言部分,前言大约有6~7万字,也就是说相当于一般微信文章长度的20篇,全文一共17万字。还有毕竟是之前十万总结文中选取几句话作为我了解过的一些内容的展开,所以难免还有很多顾及不到的地方,望各位包涵——不过这篇文章其实逻辑还是很简单的,毕竟是拆开来讲了)我开头一定要再次提醒各位:这只是一份很粗陋的问题解决方案而已,而且很多问题解决起来各人有各人的不同,所以真的要解决大部分问题还是要自己开动脑筋。另外对照表还是去看额外增设篇(原来的第四篇),因为我要重整一下原来的资料,这一篇内容就是“父母找到自己的需求”的内容。我在写的时候发现父母的需求虽然在很多时候可以“一言以蔽之”,但是如果我直接只是说找到需求,那么大家肯定就不知道“这些需求”怎么对应现实环境了——需求总是无止境的,关键是它的“边界”在哪。这就麻烦了啊,所以篇幅比前两篇远远大得多(而且前言部分会穿插一些东西,所以我扯完一些小故事以后得记得之前紧接着的内容——如果不喜欢长篇内容,全文你随便截一段看就行了,都是段子)。前言突兀的开始了:如果你不确定一个孩子的问题或者现象是好是坏的话(你发现问题一般是错的或者作用过程不是你想的那样,由于大人和小孩的大脑硬件不同,你必须更关注计算过程而不是结果),你最好和小孩交流一下——交流过程中无论出现任何你不喜欢的东西,都不要立即反对。或者说“交流时”,任何说辞或者事情都不会作为惩罚的依据(对于青春期前的小孩是这样,幼儿和儿童只需要你能表示反对就行,但反对如何有效,那就需要“信”和“智”,只要不你先违背这两点,那么你的反对本身对于幼儿和儿童就是相当有效的“惩罚”了,不过更类似于“训诫”。)什么?如果是很严重的事情?不会是很严重的事情,只要你是主动开启交流方,你能碰到很严重的事情的概率很低——要是你觉得很高,那不是孩子有问题,是你有问题。你不想想看,一个小孩子最多能干出多少很严重的事情来?难道还能开轰炸机用凝固汽油弹炸公园里的小朋友?所以你觉得严重的事情太多,是因为你对“正常”范围认知太小,是在此方面包容性太低。你得明白一件事:基本都是你小时候发生过的事儿才会被你当作正常,除非你最近有大量观察过别的小孩,否则你就只能用你小时候的行动当作依据。都过去几十年了,以你那会儿的依据去评判现在那肯定是有一堆猫饼的,更何况我们还是进步那么快的郭嘉。这就是一大群无论国内外的家长都一天到晚在说“多出去走走,别老呆在家里玩电脑”的原因。这句话里面“健康因素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因为无论国内外,父母的小时候都很难上网。所以觉得老呆在家里玩电脑有什么不对,其实是没有熟悉感。道理很简单嘛:如果是因为健康因素的理智判断,家长绝对不会说“多出去走走”,反而会说“出去踢球去”。说“出去踢球”的时候,你的心里是“命令式”的,对方不答应你才会难受。“多出去走走”是先不舒服,先不对劲,然后有点生气了才会说——生气也不对,其实就是不舒服,说不清楚的不舒服。那些比较错误的威权(威权不一定是错误)的家长比较容易转移怒气,于是就会出现一个现象。他们这句话是这么说的:“出去多……走走!”如果是温和家长:“多出去,走走?”你看,如果是“理智的原因”,比如说“出去踢球”。那威权的家长:“出去踢球啊!”温和的家长:“出去踢球吧?”看出不同了没?不清楚不舒服就会有疑惑,所以边说边想,后半句没想出来咋回事,威权家长就凶了,温和家长就闹不明白了。(说习惯了倒也没啥问题,但遇到新场景就又会迷糊)明确要求的说出来,一句话或者一段话中间就不会有这类转折,因为已经想好了。 所以说嘛,为什么你小时候家里人叫你过去,如果很凶的话你会怕,但是这不是最怕的。最怕的是什么?最怕的是人家突然叫你全名。因为你知道爸妈已经“掌握明确证据”“共犯口供已获得”“判决已经一致通过”……你过去只是为了领枪毙套餐——你看看,人家还报了全名避免崩错人呢。 佐证这件事的还有一点:中国电脑普及已经是网络时代以后了,所以很多中国父母对于小孩子上网虽然反应也不小,但看到孩子上网浏览网页本身却不太难受,看到打游戏很难受。我讲讲西方,尤其是美国的父母,大家对比一下。他们80年代中期和后期的时候电脑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说果2和那个什么“co……”忘了(读起来是康姆剁儿~),同时8位游戏机出现的更早,而我们的八位游戏机要在90年代中期才开始普及(小霸王之类的)由于那会儿电脑是工具,所以父母有时也会用,尽管“康姆剁”这样的经常是真的给孩子当玩具了。那会儿的软件甚至可以靠广播电台分发,因为是记录在录音磁带里面的,广播电台只要发出滴滴答答和电报一样的信号(很刺耳),你把这个声音录音到磁带里面就等于下载软件,然后你把它放到磁带机上面读取,这就能打游戏了——那年代我们还在干嘛……我从未见过小型磁带存储机,大型可即时读取的磁带机倒是见过,然后就直接跳到3.5寸软盘了,之前的5.0软盘我没用过)如果家里有AM电台的话(小功率调幅广播电台在米国合法),你还可以把你的软件放进播放器,然后播给别人下载。但是这依然不是网络,民用化的互联网与电脑普及在欧美是反过来的,他们是先普及电脑再有网络的,尤其是美国(虽然人手一台电脑还要在网络时代以后)。而那个时候玩电脑的现在已经成为了父母,可是当年他们玩的是单机,毕竟根本没有网络。而且他们更经常玩游戏机。有很多人说中国父母是因为对小孩的特有文化,所以反对游戏机,这肯定是片面的。美国游戏机市场是越战前期发展起来的街机厅,刚开始的时候是给大人和大孩子玩的。到家用机例如雅达利之类的进入千家万户的时候,这些街机人已经生孩子了,自然更能接受家用游戏机,而中国的街机和家用游戏机是基本同期的。虽然美国在家用电子游戏前也有游戏机,但基本是机械或者机电混合游戏机,内容单一而且比较贵,玩法更类似于升级版的桌上足球而不是我们印象中的游戏机。在他们的街机流行给同期小孩的时候,他们的老一辈父母对于街机的反应和我们对于街机厅与游戏机的反应差不多,只不过他们街机到具有比较好可玩性的游戏机间隔比我们大得多而已,我们是基本同期的。太早期的家用游戏机也就几个换汤不换药的乒乓球游戏(俗称pong机),所以不能和后来的电子游戏相比,更不可能和可更换卡带的雅达利相提并论。后来切中了越战不利这一历史时期,当时电视上到处都是忧心忡忡的消息,大家都不想看——正好,游戏机可以接电视。我们的姥爷连越南人都打不过,但我却可以在电视机里面击败外星侵略者。入侵者这个游戏记得不?就是我们一般叫小蜜蜂的那个(小蜜蜂是升(抄)级(袭)版)。当然后来雅达利还做了一个超大广告全员购买的超级垃圾游戏,电子游戏产业的灾难,大名鼎鼎的《E.T》,差点炸烂了整个家用机市场——其实是信用崩塌了,当年的美国和中国后来的卡带市场一样,经常出现各种999合1,但要么是重复游戏要么就是垃圾游戏,封面和游戏完全两回事。雅达利的《E.T》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最值得信赖的老牌居然送了大家这么一份圣诞礼物(对,圣诞发售,这游戏只是一个雅达利拖欠工资的工程师在最后两个礼拜瞎搞的东西,他们舍得花几千万买下et版权,却不愿意给工(程)程(序)师(猿)发工资)(后来《吃豆人》拯救了危局,因为当时的游戏都是打打杀杀的,大家玩了n年玩腻了。吃豆人题材就很新鲜好玩。这个游戏相对简单,街机可以很容易的移植到家用机上去,除了损失一点画面以外不会降低游戏性。而后来的《俄罗斯方块》则是正好倒过来,是掌机真正火起来逆推其他平台。这个掌机大家都玩过,任天堂的GAME BOY,俗称砖头机。) 任天堂搞出超级马里奥那就更是后话了。这些我们经历的历史周期的不同,是深刻的反映在我们对待不同事物的态度上的,万物是运动发展的,一切粗暴的论断也是有天然的非正义性的。 于是这就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情况:美国大人看到小孩子用电脑或者主机打游戏不太反感,除非是玩得太久了,这是那种“出去打球”的理智要求。但是,美国老一点的大人看到小孩经常看网页或者搞直播就明显比打游戏难受许多,这个时候他们就会用“狗……喂!”或者“狗,喂?”这样的说话方式(我英语差,其实他们最常用的是“去出房子”这样的话。不明就里的愤怒“豪斯”就会说得重,反之则是“出去”说得重)。 东海岸的父母尤其明显,虽然我英语垃圾,但是原来送出去考察的时候还是有翻译的,而且我也更多依赖非语言信息。我这里不是说美国家长对于网页与直播的反对态度超过中国家长,并不是说绝对值,是说两者对待同一事物对于自身的相对值,尽管他们对两个东西都有点反对。我是指对于他们来说,这个倾向和我们正好相反,这才是最有意思的部分。 对于美国家长:卧槽,电脑不就是用来打游戏的么?电视机当然也可以用来打游戏!有什么不正常的?老子当年也是一坐一下午……等下,我家小孩怎么用游戏机和别人搞视频,看网页啊?有必要吗?电脑里面哪是人啊?(当然新一代家长就无所谓了,但是还是不太受得了手机)中国家长:卧槽,电脑不是买来工作或者学习的么,怎么可以用来打游戏?怎么现在游戏机没有键盘了(小霸王家长),看上去好不正经啊?真正的游戏应该是跳绳啥的嘛。对对对,上网页就对了,和读报告写报告差不多嘛。对,多敲键盘少用鼠标,画面要上下滚动不要左右摇摆,对。对,用窗口聊天可以,全屏你到底在干什么,还有不要和游戏里的人用左下角窗口聊天。手机?我小时候都没见过的新奇玩意儿,我最多见过,都是有钱人用的,自己不熟悉。于是中国家长其实对手机的反感程度其实比电脑游戏低得多,初期尤其明显,只是因为现在手机占据的时间太多引起了注意——然后中国家长越来越多的把手机往电脑上绑定,特别是网游上面绑定,因此经常出现用词错乱。这其实是找近似概念和后果造成的失误。对了,欧美国家里,美国家长对于手机的态度和中国差不多,欧洲家长就更类似于刚才电脑时代美国和中国的区别,这可能是因为美国手机普及开始时间比较晚的缘故,而欧洲和中美的区别,也类似于香港与大陆家长对于手机的区别(香港很早)。所以对于老一辈的手机用户,比如说欧洲和美国西海岸部分地方以及香港,就更容易出现:手机不就是用来打电话的么?看着它做什么?因为在他们那个时代,手机只能打电话,连发短信都不行,没必要盯着手机——但是美国西海岸的一些特定地点(例如硅谷,可能东海岸的一些大城市也是,至少华盛顿肯定是),这些情况就小不少,因为他们早年有个东西叫“电邮机”在西海岸更普及,黑莓做这个特多,后来整合功能之后就是黑莓手机,如日中天的是黑莓7290,然后这批人就耐受了经常看“手上一个小东西”这件事。你们算一下,黑莓7290最火的时候是2000年左右,那个时候的人到现在叠加原有岁数(考虑到7290在当时是不便宜的商务手机),指不定都当祖辈了,也就是一家三代人不陌生。电邮发的东西比较长,所以看的时间比较长,因此西海岸家长更能接受“长时间看”。而东海岸的小朋友发明了“利用来电提醒发送免费短信”的技巧(美国的信号转接方式和我们不太一样)。短信比较短,所以看的时间不长,操作打字的时间比较多。而且当年主要还是小孩发现了这个技巧,所以现在他们大多还是父母辈(现在35岁左右,是大多数水库用户的同龄人?),所以他们的爸爸看孙子玩手机就更容易不舒服,他们自己就还好。 还有个更有趣的特点:西海岸家长接受了长时间看但不怎么操作,所以他们似乎更耐受小孩子用手机看视频——因为从背面看,看视频的操作和看长篇电邮的表现差不多。东海岸的家长更能接受小孩子用手机打游戏,反而不喜欢他们看视频,因为当年发短信疯狂按的举动从背面看也和打游戏差不多。背面看的时候动作行为差不多,就不容易触发父母难受,要是东海岸父母坐在侧面看到游戏就又会不舒服——发推就没事,但只是看来看去就又会难受,重点是要敲东西发东西。毕竟谁会翻来覆去的看短信啊,他们小时候短信还不能保存呢。如果经常看东西,东海岸的父母似乎特别容易觉得孩子谈恋爱了,这大概是因为他们小时候会翻来覆去看的短信只有对象发来的。哦对了,后来手机有存储但还没有全功能短信时,他们短信是在一个类似现在的“通话记录”里面保存的,所以可能会被新来电洗掉,所以得赶紧多看几遍——就操作行为来说,这和你看关注用户更新是很像的,考虑到现在年轻用户的习惯,东海岸家长对孩子恋爱疑神疑鬼就很正常了,就算这些家长自己也在用推也是一样(像不像你们原来用QQ的时候那样?假如当时你还没配偶,并且家里人以前用过电脑的话)。 西海岸家长背面看小孩不停的戳戳会难受(发邮件也要戳戳按按,但是有间隔),看到打游戏就不难受了——这个时候他可能是想到了小时候的掌机,现在他正面看到的画面和用法的刺激,比背面看到手机外形带来的刺激更大,所以完成了概念上的更换,这就不难受了(变成了一个方方正正可以打电话的掌机)。题外话:现在你大概可以想到,西海岸的家长不管是正面还是背面,都不讨厌小孩玩《炉石传说》。我小时候就发现:如果我拿着鼠标看起来像拿着毛笔,以弧线移动并用力的点击,声音最好大点,家里人就不容易有反应(现在想想,我怀疑这和“敲印章”有关系,我父母总是在电脑面前敲印章,快速移动光标都是靠键盘而不是鼠标,鼠标位置那儿是印章——所以我只要模仿他们的动作,他们就没有异常感)。这些手机后来还有tero和HP系列,我喜欢用惠普4.5寸(大约)的那款,在那个时候属于超超巨屏,小怪兽U1000实在太大,用来打电话很滑稽(尤其是以当时的标准)。国内熟悉比较多的是多普达,但是用多普达的人群现在孩子一般还不大,但是这批家长明显比较能够耐受小孩玩平板电脑——所以为了提高你以后对于孩子的宽容度,请尽量多用用新的电子产品+软件产品。尤其是社交软件和新兴社交方式,例如说进入语C圈就可以很快了解现在小孩想什么。我跟大家说一下语C是什么啊,大家不要笑啊,听起来很蠢的。语C就是语言COSPLAY的意思,COSPLAY估计很多家长都知道,就是漫展里面穿成动漫造型然后演一些什么东西的人。语C也是一个意思,要设定自己的角色,然后用这种角色的口气和相应内容和别人聊天,比如说扮成什么游戏人物或者动漫人物之类的,也经常自设角色。可以理解成“一大群人嘴上吹牛过家家”,装成土豪装成秘书,男扮女,女扮男,男人和男人搞霸气总裁小秘书,女人和女人开后宫,鱼塘满地送,任性随便耍。是不是感觉很蠢?小时候你玩过家家一样蠢,而且内容还更少。我觉得嘛,虽然里面的内容99%都是“不健康”的,但是小孩会找到平衡的——“身临其境”的吹牛逼也是不断的找到不同社会定位的过程,其中有一些幼稚粗暴的决策倾向也是很正常的。而且,这种行为估计也很有利于培养一些特定能力,中国本来就是人口众多导致自身定位难度要求很高但必要性也很高的区域,所以各种角色的“圆润化”设置的过程本身就有利于发展此类能力,尽管它看起来是以一种我们传统上觉得很奇怪的方式进行的——别忘了,现在本来就是分工细化的社会过渡阶段,传统家庭方式分工策略本来就不够用了,要不然就不会有很多大人在这方面“觉得跟不上时代”。事实上中国COS圈对于世界此类领域也是有贡献的,例如说中国COS圈率先出现“现场超长剧情表演”,这种表演可能是基于作品原著,也可能是自己设计的。在此之前其他国家并没有玩家自己做得长剧情现场表演(至少很少),现在这类行为却已经传播到了国外,例如说日本此类活动也开始大量使用,甚至据说国内设计自创剧情的人还去支援了他们。你看,对岸的动画让我们这边的小孩COS,我们这边小孩的COS表演技术返销对岸,我看这没什么不好的。而且我也相信这些活动及其相关事物,是能够促进我们的文娱产业突破或者发展的,至少是有利的。什么“文艺复兴”靠的不是什么“限制减小”,关键是还要有东西。我们这些旧时代的人其实没有什么东西,我们这些时代的人只是摸着石头过河,建立基本硬件基础的人罢了,还没有真正用上这些东西,所以其实我们其实是拿着大炮不会用的。就算我们有很多历史,我们因为不会用新大炮,所以也不可能把事情搞起来,用什么办法都不可能搞起来。真的要搞起来,还得看这一代和更下一代新生力量。如果我们想走的快一点的话就只有两条路——要么我们多学习他们,要么早点死。毕竟,我们的要求本身,其实就已经是“文艺复兴”前时代的要求,即便这些要求再怎么高唱各种道理,它的目标全部达到也是不可能文艺复兴的——反倒是叫的太多,看似进步但其实连底线都没够着,反倒是在旧基础上再设了一道新阻碍,所以还不如不叫和不设,让他们直接打碎旧的重新建一个(其实也不是打碎,本来就没有)。比如说我个人是反对什么游戏和电影的分级制的,不用分级,想看就看,现在的局面还没到我们需要战战兢兢,给什么文化垄断大企业出谋划策的地步呢(分级制特别有利于大厂)。————————分割线—————— 西海岸家长怎么怀疑恋爱——他们更怀疑网恋,更怀疑请异性来家里打游戏。因为他们当年就是这么搞的,尤其是女孩子玩到一半不想玩了(当年的游戏市场男性向游戏为主)。反正我在好几次没事坐着喝东西的时候(在人家院子里),看到人家女孩玩一半不想玩了,男孩去劝,人家父母的脸色马上就变了。如果男孩没有关游戏找女孩玩,西海岸妈妈会生气,爸爸会加入或者看孩子打游戏。如果男孩关游戏找女孩,西海岸妈妈会高兴,爸爸会生气或者开始损男孩。如果男孩把成功女孩劝回来但没换游戏,西海岸爸妈会达成共识并且更积极的和对方父母互动(如果在的话),但对方妈妈会不爽。如果成功劝回女孩并换了个游戏,妈妈们会达成共识,但爸爸们会先默不作声的看孩子打什么游戏。如果换掉的游戏还是枪车球——爸爸们达成共识,妈妈们没注意在玩什么,但如果女孩很快不满意的话双方妈妈会开始数落爸爸。如果换成了休闲游戏——爸爸们叹气(用喝一口饮料“哈”的一声掩盖一下),妈妈们看游戏,并可能要求4人游戏(重灾区:体感游戏),男孩被夹在里面很尴尬——两个大龄电灯泡,玩的还很嗨。感觉就像是一群年轻人去K歌,然后有个两个大妈级麦霸唱了八遍全套邓丽君歌曲,特别是那首……就是mtv画面是邓丽君在一个游乐园玩耍和吃冰激凌,还扒在一架已至少拆除后涡轮组的美制F86A型战斗机尾喷口往里面看,玩旋转咖啡杯和吊起来瞎甩转圈器与儿童飞机那个——我听的太恶心了,已经不敢记起歌词,只想到画面。我不是对邓丽君不敬,我是说她们唱的实在是…… 因为两个大妈搞得太尬了,所以他们只能私下想办法交流,反而交流的不错。男孩的爸爸会不断的在对方爸爸面前玩弄饮料里的吸管,在盖子上的小洞里来回抽插,每次喝的时候都插到底,然后“哈~~~液~~”(来根烟)。女方爸爸拔掉吸管,掀开盖子大口喝闷,面带“紧张的轻松笑容”:emmmmm……院中与我抽烟中的爸爸。遛狗女邻居:嗨,我说老乡啊,油咋咯这儿杵着呢?爸爸:嗨~~~~~~~和朋友一起吃饭呢,拜拜~(爸爸进屋前瞅了人家远去屁股三眼——个人经验:目睹求偶成功的儿子,油腻大叔会突然浪一会儿。) 女性家长: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狗的给木,下次再一起耍撒?女孩:哦…………男孩:一起耍?要得要得,啊夫特头毛若行不行?(以上都是我猜的,我不太听的懂,不过那个一起耍和定时间应该是没错。我大体听(猜)得懂人家日常讲什么,但是不会写也不能说……) 回家路上很可能是这样的(米国的没看到,中国的大概是这样的)。男方爸妈:开开心心走在大路上,嘿嘿嘿。妈妈:停下,看橱窗,对橱窗倒影试衣服。爸爸:合适你,走,买买买。儿子:爸爸……这里有一台新游戏……你说好……爸爸:先给你妈买衣服。妈妈:老游戏机已经蛮好玩了,以后再给你买! 女方爸妈:妈妈开心,爸爸苦瓜。妈妈:哇,这衣服好好看。爸爸:不合适。妈妈:哪里不合适。爸爸:就是不合适!妈妈:态度很不好咧?爸爸:没有。妈妈:有!搞什么飞机啊你?爸爸:没没没,好好好,买买买。妈妈:我还要这,还要那,还有那个也不错。爸爸:…………(花钱消灾吧)………… 在这种事情上哪来的成熟的大人和幼稚的小孩,都是性成熟幼儿园。(提示:体感游戏,求偶神器……但是一旦被大妈介入,你以后日子就没法过了。所以买will时要三思——不光是求偶骚年要小心啊,老爸方面也要注意哇,到时候腰闪飞了别怪我啊。不用担心我,我腰特别好。)咳咳,正经点,在交流的时候,如果孩子主动找你说事儿而且“很严重”,那么对方倒也不见得不想你干预,所以这个时候你的干预措施不会导致信用度下降,反而会上升。 总之,按照我们的传统是“仁义礼智信”,大人之间关系是顺着走,因为可观察的东西多。因为仁是基本利益属性以及总策略集,义是表示所属组织,礼是组织规则介绍与协调,智是提供服务交换,信是交易信用——你看,这就是健康的成年人与另一个成年人的套路。对于小孩就是反着来,你们本来就在一起,你也有权威,父母就带有天然优势,其他人第一步就会需要很久,所以父母的重点就是不要失信——这个失信不仅仅包括诺言什么的明面上的契约,还有尽量少伤害孩子的利益,比如说你一听到小坏事就去干涉,其实也是侵犯了小孩的利益,毕竟小孩做坏事也是因为能得利才做的,所以你至少不应该当场撕毁“交流时互不侵犯条约”(幼儿犯的错误你只需要当场制止就可以,别想太多什么“孩子要学坏”,幼儿大脑没这么强),当你撕毁任何方面的互不侵犯条约的时候,其实就已经等于是宣布在这一局部和对方是敌对或者竞争关系了(或者是断交),尽管你们总体上可能还是友军。如果是诱骗对方说出来,然后单方面撕毁互不侵犯条约,那就是偷袭,和日本与美国签好和平协议以后偷袭珍珠港是一样的,这对于信用的破坏是很大的,战略游戏里面这是关系条直接最大负数的。孩子没甩两颗核弹结束战斗是因为他图森破,认为家长撕毁条约的做法是正确的并值得自己学习——青春期以前的孩子都是,尤其是幼年期的。尽管他嘴上可能说不好,但其实他会认同这种做事方法。不要只把执行白纸黑字的契约当作信用,我们平时都是很懂社会隐性契约的(我一直不太懂,但大家习惯了),在家里也应该奉行这样的做法。所以信么,归根结底就是不诱骗,不偷袭。不诱骗既然包括“说出来爸爸打你”,也包括“你去试着学一下,很好玩的。”也就是无论好坏,都要守信——特别是那个“你去试着学一下,很好玩的”。如果你是骗人,你就失信;如果你真心这么认为,那你就失“智”。所以你还不如就告诉他是你要他学的,但也不需要说“你学了我就开心(家庭照顾者角色错位,我们后面会讲到)”,你只需要和他说“你需要学这个”就行了。有一些家长知道这个很重要,但是实际操作的时候却总用“大人明面上的契约”来定义言而有信——但即便是我们在社会上也不是这样,这种行为和“最终解释权归我所有”这样的霸王条款没有区别,就算契约上写了,对方也不会觉得你说话算话。 然后才是“智”,智就是你对孩子最好的产品,这包括知识,帮他寻找知识,解决问题等。但最大的产品,是父母用“智”保持平稳和安全的生活环境,尤其是内部环境。也就是说,不能维持良好的内部环境,在小孩眼里默认没脑子——尽管他可能还认为你是厉害的权威的,但这也意味着“所有家庭的最高标准就只有这个程度”。说简单点:如果我家里父母经常吵架,那么婚姻最好的上限就是经常吵架,只会比这个坏不会比这个好。当这样的小孩看到了更好的家庭环境,他要么否认有更好的存在,要么父母权威丧失。否认有更好存在的孩子,其对周围要求的“合格线”就会很低,毕竟你是“满分”,可是这种“满分”的60分,可能是很低的标准,所以周围的小混混小流氓都很容易达到及格线,于是小孩就会跟混混走——混混就相当于60%以上的你,而且混混有时也是很好的,可是你可能在家里尽是不开心的事,所以人家被混混搞了还觉得赚了,混混要丢下她,她还要死去活来的。权威如果丧失了,那么以后所有此类决策,你的知识和说辞将会失去参考价值,而小孩必须自己瞎找标准。同时父母除了家庭以外的所有方面的整体的权威度也会降低。当父母引导和安全控制能力降低后,他为了寻求安全就容易找组织——如果安全走到成年,这些人就很容易有军旅梦,这些人也更容易成为强大的军人。强悍的军人家庭更能培养出优秀军人也是如此,这不仅仅是严格的生活要求所导致的,也是军人丈夫和军嫂很难解决固有问题所带来的,所以这些孩子成为一名合格军人是有自我驱动力的。如果形势安全太久,那么即便是此类“不合格”的父母养出的成年孩子也无处可去,尚武文化也就下降太多导致从军意识淡薄,那么这些成年孩子照样可能会干坏事——因为一般的企业很难有军队这样安全强度,但可能在某些特殊时期,他们会更愿意进入高强度管理的工厂。可是如果还是继续安全下去,那么不仅这些人会流散太多,而且整个组织的安全也会受到影响,迟早被人打进来——乱世人不如太平犬,此时大多数家庭都会收到影响,这些人会变多。如果这个组织上层能力够强,组织规模也可以,那么就可以暴兵反败为胜,反之则会灭种。说到这里,我就是想表达“事事歌舞升平”对于自己固然是最好的,但是绝不可能所有人都变成这样,因为太靠近这样的群体都已消失。尚武精神就是波动精神,波动自然会带来不安全,自然会导致很大一部分人的父母权威度丧失或者在一个局部丧失,但是这种丧失也能让子女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只要别的事情能做得到。但是如果是青少年就已经很严重,而且家长也没有严加看管,那他会成为混混。 混混就会和之前那个还相信父母的孩子好上,但是混混还是不知道怎么对别人好。青少年就成为混混的人,也不容易成年后是好兵,至少用同样的资源投入下,相对而言不容易成为好兵(不过容易在战场上活下来倒是真的。但也不用担心什么“坏人活下来好的死了”,因为真打过了,那就都是过命的交情,那原来的混混交情也就不算什么了。所以军队的确是能够改造小混混的,虽然不是100%成功就是了,有时候改的方向还比较怪)。这就是“智”,智决定了你在孩子眼中的“能力”——信是你的主观意愿,智是孩子看到的客观能力。小孩看待主要能力,一方面是你以前灌输的“重要的东西”,你越能获取越有能力。不管是钱还是其他东西。但更重要的方面,还是你对于自身家庭和个人小环境的维护能力,大体上可以体现为“愉快的集体活动(不一定是出去玩,什么都行)”+“尽量少的明面上的激烈冲突”+“不要提出让孩子照顾你的情绪和生活要求,你让孩子做的事情也不是因为你用情绪逼迫他”。(注意,我这儿说的不要让孩子照顾你,不是说你不能制止你认为不好的行为,而是指诸如“你爸爸不开心,你要表现好一点让爸爸开心”之类的,小孩变成了照顾者而非被照顾者——被命令停止或开始某些事件,和让他去完成某个对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特殊分工是不同的) 在青春期以前,你就是孩子认为一切事物的最好上限,青春期的时候认为你会提供最佳方法(尽管他不见得直接同意,但他会模仿你的决策模式,在模仿过程中效果不好很懊恼是正常的,这一部分是因为他没用好,另一部分也是因为你的决策逻辑可能本身真的有很大问题),成年进入社会之前会认为你是最理想后盾(会开始考虑资源配比与“我决定谁活谁死”)。但是无论后面怎么变,青春期以前的那些直观感受就是之后一切的上限——嘴上否认也没用,这就好像有些女性小时候生活混乱,长大以后总是找到很差的男人,认为“我能拯救他”,其实这就是因为小时候她经常要照顾家长(照顾家长的情绪),这导致了永久性的家庭角色倒错,所以她是找了一个原来的爸爸回家,她找了一个继续可以照顾的人,而且她永远会找那些照顾不好的人——否则,她就要超过当时家长给的上限了。简单来说,就是:幼年为目标上限设立阶段,青春期为决策过程模式复制阶段,大学为决策系统试运行阶段。如果你发觉你出错了有没有办法?比如说幼年期搞砸了?能不能反悔?不能,但是你可以补救,或者选一条新路子——当你明白了“仁义礼智信”分别代表什么就好。但是越到后来,你就越是只能改变“某个行为”,而不是基本取向。 (后文待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模拟人生4的青春期教育作用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