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人生4对于青春期的教育作用3.14
模拟人生4对于青春期的教育作用3.14怎么才能知道你容易魔怔呢?魔怔很多时候会隐藏在冠冕堂皇的,甚至你自己都不知道的包装下。观察方式:对游戏人物你认为不良的行为取消欲望越大,就表示你控制欲很容易过度——让别人做什么其实并不能叫不健康,就算做很多也是你的正常需求,但是你取消别人的不良行为,就是在压制别人的发泄。
压制发泄不一定不对,很多时候也是应该的,但是经常这么做很可能意味着你生活中经常“用自己的魔怔来制止别人的发泄”。
但这里我要重申“所谓不健康的模式的孩子”不一定你绝对不能造,本质上来说孩子怎么捏是自己的事儿,更何况按照“现在通用的西方价值体系下的标准孩子模板”实际上不仅可能让孩子不舒服或者不太合适中国生活模式,甚至这本身就不一定符合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要时刻牢记,要不然你被所谓“先进”带跑偏或者违心的选择了这个目标,那结局就是最差的瞎搞与日常魔怔。
太在乎别人评价的家长一般都带不好孩子,就是因为违心的目标太多(其实自己也不想要的),结果就是魔怔日常化。
记住一句话:你为面子付出的一切成本都是绝对成本,即便你因此获得了快乐。面子需求永远不可能是你的长期需要,而不是长期需要的东西必然会在它难以获得时的间隔期触发你的发泄行为。
记住第二句话:如果你的在间隔期触发了发泄行为,但是因为竞争需要而故意使用“玄学判断”,特别是加入了很多“道德因素”的时候,你就是蓄意忘记掉了你发泄的原因是什么,你也就不知道如何正确的发泄(正确的发泄准确的说法是“宣泄”,不过我就不抠字眼了,大家都懂的)。
记住第三句话:当你不知道你是为什么东西发泄的时候,你就会进入恐怖的魔怔状态。 如果你忘记任何一句话,都会导致魔怔会强化面子和违心需要(自我认可),然后增加更多的违心内容导致更高的压力和更频繁的间隔,然后再导致更多魔怔……循环往复。 简单的说就是:123312331233123不断强化,最终爆裂成和药家鑫家长差不多的人。
最佳的方式实际上还是“自己明确目标后判断自己要什么样的孩子,然后养出来”,而不用太关心什么健康不健康,理念先进不先进的问题——关心健康问题是因为某些特性的培养手段错误后,会有负面效果。但是这种负面效果只要稍微有点常识都能看出来并改正(只要你没进入3123模式),如果蠢到不明白,那就尽量克制自己的所有行为,然后自然而然就会好的。
这也是我比较推荐模拟人生4教学方式的原因的一个——不是绝对化某个健康或者先进标准,而是在游戏中不断使用时可以知道自己的真实需求。这样就会进入恶性的“3123”循环了。
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我们先不谈他们是不是真的管用,但我知道一件事。如果父母这边觉得教学方式让自己不舒服,但是碍于对方“很先进”而不好意思说或者纯粹是被推销员忽悠了,那就只能违心的配合和接受,这样导致日常魔怔加剧的话,那还不如不搞这个算了。
毕竟一个培训机构,哪怕是一个学校也才多长管理和教学时间,而且更不用说孩子对于家庭的重视程度高于学校了。
家长对于学校不满意也会导致魔怔,但是现代教育至少一大部分是规模化的,毕竟它投入的资源也是巨大的,我们大部分个人不可能做到全局定制化教育,而且花钱花太多也容易魔怔(期望值太高)。
这个是没有办法的,只能靠尽量克制,这个魔怔不能彻底避免,偶尔的魔怔(比如:一个月一次)的危害至少低于不去学校的危害。
但是自我能选择的地方,那就尽可能避免魔怔的可能,除非那个事情极为重要。比如说学了这个培训班,孩子明天就能登陆月球。
这并不意味着你一定要“选择孩子爱干”的,事实上这还更容易魔怔。我是指“干你真正想干的”。
比如说“我想让孩子弹钢琴”举例,很多家长都这么想。当然我们都知道,什么“陶冶情操”之类的基本上都是瞎扯,但是要让别人承认很麻烦。
但是我们也不能把所有事情都列为装逼,对吧?很多人还是真的单纯的就是想让孩子学。
这里需要明确的就是:是你想装逼还是你想让孩子学,孩子喜不喜欢先不要管。原来旧的解决方式是“问你自己想不想学”。大家都知道这样的提问有什么问题——不管是为了面子还是骗自己,都会真的说自己当然想学。
怎么解决呢?还是玩游戏。如果是你真的想学,游戏里是有钢琴的,其他生活方式也是有的。游戏里学钢琴的过程也是相当慢的,和别的技能一样的速度,但是钢琴技能除非在特定工作中,否则只是一种娱乐活动,而且你弹不好的时候还会刷出负面属性,邻居还会说你很吵。
据我观察,大部分口声声说要学钢琴的大人,玩游戏从青少年玩到老年,我一看他的钢琴技能才2级,也就是说最多只练了一个下午……灌篮倒是学会了。这还真是……三井寿:教练…………
安西老师:“???你说啥???我转行教钢琴了。” 正是因为游戏里面有太多事情可以做了,所以不能和单纯的让人只想“你自己想不想学”。纷纷扰扰一起来以后,假的兴趣立马就没了。当然大部分大人总是去打工赚钱去了,那些拼命打工以后选择的放松方式,或者工作的倾向本身才是爱好。
说句难听的:你这破家长还不如让孩子打篮球算了,你自己都喜欢打篮球了,你看自家儿子弹琴装逼肯定不如看自家儿子给别人大盖帽来得爽——指不定药家鑫他爹当年让儿子去开赛车现在已经变成韩寒第二了,还弹个屁钢琴啊,自己都感觉没味儿了还瞎杰宝弹。
还有更有趣的,有个家长玩了会儿(那会儿才刚出《都市生活》扩展包,这个扩张包是必须要装或者买的,之前我讲过)。
然后她老久没联系我,快一年没联系,翻了用户记录才想起来。那原来是又哭又闹,和孟姜女与祥林嫂结合似的,前台小妹见了她都怕。一查帐:妈蛋,钱一直在主动刷,电话一个没有,人也没来过。我就在想,这感情是不是不满意啊?不满意还打钱是不是因为碍于我们之间的关系挺好……
怀着忐忑的心情,我给她拨通了电话。“那个,张姐,我是钱老师啊,我们好久没联系了,您原来不是说想给孩子学小提琴,用来装……陶冶情操吗?现在……”“啊啊啊,钱老师好啊!我跟你讲啊………………” 时间过去了4小时40分钟左右——期间我征得同意,进行外放并接入麦克风,直接变成了最好的效果展示,几十个家长听的是心花怒放并疲惫不堪,之后直接正版买了全套扩展包……我觉得EA应该给我发提成啊。
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这个老妈呢,原来是想给孩子学小提琴,但是小提琴是老学不好。老妈是急得要死要活的,后来我叫她给丫头玩这个游戏试试,指不定能找到丫头喜欢的。这个老妈当时急得要死,什么话都听不进去,然后我就疯狂说了这个游戏是多么先进,于是这老妈火急火燎的就把我的游戏笔记本电脑用三倍的价格半买半抢的拿走了,我在洽谈室里凌乱。之后,再也没跟我联系,但是后续服务费用一直在打。
在那个超长电话中,我了解到这个老妈马上把游戏给孩子玩,孩子玩的挺嗨皮,然后晚上老妈没事去看游戏进度……然后这个丫头再也没碰到过我的(曾经)笔记本电脑(在那台电脑上倒没有啪啪啪内容)。
这个老妈玩的是无比的嗨皮,后来还给我发了几百张自己盖的精(神)美(经)无(大)比(条)辉(忘)煌(涂)大(油)气(漆)的房子的图片。最后,她是自己意识到:拉什么小提琴啊,自己拉小提琴就几个朋友鼓鼓掌,拉不好还数落老娘。老娘还不伺候你们了,老娘去数落拉小提琴的人才更有意思!
(对,这又是个混乱邪恶的娘……但是这也说明了混乱邪恶也是可以办好事情的)。然后么,就让丫头去学和鉴赏有关的内容——反正我一个词没听懂,太高级了。反正这老妈讲了一小时的欧洲声乐进化史,而且讲得贼溜。
鉴赏好啊,就算别人家小孩学了小提琴,家长不也是不懂么?所以说鉴赏学一学,装逼效果立即显现。
而且学鉴赏的过程中,由于经常是一群高级装逼犯,所以可以互相传播装逼经验,当然其中还有不少是真正的高雅人士——这位娘开心的心花怒放,这下不仅可以无缝装逼,更可以贴近牛逼。
丫头也很高兴,因为这事儿经常可以听很好听的东西,接触的人也有趣,虽然也有枯燥的东西吧,但是内容丰富——这种教学在说到历史的时候一堆图片,装逼犯把这些玩意说的绘声绘色,跟坐在椅子上旅游似的。结局十分良好。其实丫头一开始也不喜欢搞这个事情,谁会喜欢——但是看见老妈很高兴,自己也越来越能得到家里和周围的认可,所以就有了驱动力。
但是家长真正满足需求后,其违心的东西就没有了,不会老是魔怔——尤其是邪恶阵营的人,邪恶阵营的人必须找到真正的需求,因为这对于善良者来说这种事只是享受,对于邪恶阵营是信仰。
邪恶阵营的人更需要获得别人的承认或者做深度行动获得实际成果与自己的承认,并且更看重阶段性成果。善良阵营的人更需要安全的新奇以及有限度的冒险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并且更看重可持续保持关系和可持续发展。家长的魔怔是培养孩子兴趣最大的敌人——因为当家长真的喜欢一个东西的时候,其对于孩子的进步是会有很稳定的表扬或者惩罚的,这种表扬和惩罚是天然符合利益逻辑的。
魔怔的家长则会因为各种心情不快而发飙,就算孩子进步了也会不知道怎么就发飙。我给大家一个判断标准,这是用来观察别人的。一个家长因为别的事情非常生气,正在气头上,孩子拿着“奖状”“成绩单”“老师夸奖的消息”跑过去。
没有满足自己真正需求的魔怔家长会大发雷霆,而反之则会高兴起来或不那么难受——这和这个家长是否懂得教育或者有目标感完全无关。这就是因为人在气头上的时候是来不及做什么“我让孩子做这事儿是为了装逼,取得进步有利于我装逼,所以他进步了我应该表示开心来让他取得正向鼓励以更好学习”的判断的。
在气头上,人只会对最直接的东西进行快速判断,也就是真正的喜好。 我们在妇产科门前也可以看到类似的情况。男人都在焦急等待,一些人明显因为生孩子前事情多而造成了很多麻烦(尤其是别人不太合意的举动)。那些真的很想要孩子的男人,在听到孩子顺利出生后,无论之前多么不高兴都会高兴起来。
而那些没这么想要孩子的男人,要么继续生气甚至继续追责前面那些“不合意”的事情,要么只是叹口气,意思意思的“庆祝”一下。 怒气上来的人是不能隐藏倾向的——只有能不能尽量事前遏制怒发冲冠的人,没有在怒发冲冠的时候保持理智的人。由于孩子在家是弱势,对于弱势者保持理性对待并且捍卫长期投资利益需要更强的理智和忍耐力。很多家长就算在平时都不一定做得好,更不用说在气头上了。
但是,只要并不是以这种理智的方式去盘算,用刻意的“我应该像训练小动物一样,奖励和惩罚要根据行为,要有逻辑性”方法去遏制自己的不良行为。那么,绝大多数哪怕是混乱邪恶的家长,都会自觉的使用合理的奖惩方式,也不会在对方做好的时候因为任何其他情况而“找理由”大发雷霆——根本没这个想法。
我就说一下药家鑫的例子,这是一个绝佳的“错误需求导致双向受损”的案例。人家平时弹钢琴弹得好吧?老得奖。然后药家鑫的家长只是在得奖的时候吹个牛逼。但是我们都知道啊,你得一次奖吹牛逼可以,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其实吹牛逼的效果会越来越差。所以药家鑫就从一开始的得奖了被夸,然后得奖了不被夸,再到得奖了还可能挨骂,最后到了得奖不够大还要挨打,最最后到了得奖够大也要挨打。这本质上的原因是什么?
这就是因为家长的装逼边际收益越来越低,但是家长有对这个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沉没成本太大了,但是又不想割肉止损,而且也不知道应该割肉,因为他们根本没去找过“更好的股票”。
所以他们对待药家鑫的得奖态度自然是类似这样的:我们跟索尼的游戏机项目似的,做一个项目赔一个项目,做更多赔更多,但是又不能不做,因为需要现金流。
我判断,药家鑫的妈妈是混乱邪恶,他爸爸是混乱中立(虽然互相吸引一般是不同阵营,但是现实生活中结婚的因素很多,所以结婚最好还是要用爱情结,至少从人本身角度来说是这样)。混乱中立是为了别让混乱邪恶烦到自己,所以才打一顿了事,本质上是为了安抚这个老妈,安抚好了之后好干自己的事情。并且这个老爸也有装逼需要。老妈先给孩子选了,而这个选择老爸相比老妈还要更不喜欢,但却投了最多的钱,那就更想泄愤了。
最后,这就变成了药家鑫只能靠别的方面强行排遣压力,而且这个压力是近乎于无穷大的。但是父母的威压是很大的,所以他只能杀别人不敢杀父母(双混乱中立容易发生杀家长,因为压力给予的不够有逻辑,一会儿很弱一会儿很强,这些家长一般是爱哭和求原谅的)。
而且由于小事和大事惩罚完全看心情,这就导致了至少对药家鑫来说任何坏事基本都没有程度差别,重要的是“会不会被发现”——很显然,把那个人捅死被发现的概率肯定还是比送医院来的小一些。
更有趣的是,在药家鑫犯案后,他的父母一开始“努力营救”,但是扯出的一大堆理由,非但没怎么有利于药家鑫,倒好像是给他们自己涨面子。然后到了宣判以后,双方又开始甩包袱,爸妈对于药家鑫集体冷淡。 这像什么啊?我跟大家说,这就是一个公司并购了一个工作室,然后工作室没能很好的融合进来,并且工作室的项目和收购公司也没太多的关联,并且工作室纳入总公司系统以后变得低效不赚钱了。
各种胖揍就是工作室原来的老大鼓励大家要坚持,然后总公司代表总是午饭的时候泼冷水,后来总公司还撤资了。搞得原来的老大心灰意冷。
最后这个工作室要解散了,一开始是原来的老大哭哭啼啼,说自己多么努力。总公司方面人员一开始也大量的说自己要如何拯救这个工作室,保证大家xxxxxxx,你们的领袖是多么的善良,取得了很大成绩,得过很多奖,只要你们再努力一下一定可以扭转局势重新做一个好工作室。总公司方面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你们一定会…………还是解散了。
总公司所有人员:这些人和我没关系啊,他们原来的老大就是个垃圾啊。 药家鑫的父母就是干了这么一件事——并购一个工作室(装逼内容)的时候根本不在乎总公司内部情况,盈利不符合预期的时候就疯狂折腾工作室泄愤,工作室要倒闭了就疯狂的鼓吹工作室的优秀和总公司的关怀,真的倒闭了“老子才没买过这么丢脸的工作室”。
所以药家鑫被害死了,他父母也赔本了。这就是需求选择错误的最终结果——双向受损。这就使双向失败——他父亲的“混乱中立”恐怕难辞其咎,可能比他母亲的“混乱邪恶”造成的影响还更大一些。混乱中立是绝对不会承认错误的,因为在他们这里没有正确也没有错误,但却也会把任何决定做到底,因为他们的行动范围和行动力不一定弱。在执行过程中,药家鑫的父母是难受的,所以他们只能依靠理智在最基础的方面来维持他们对药家鑫标准的“奖惩逻辑”,是靠理智强压自己的亏本怒火。到后来,因为亏损实在是太大,于是更多的时候惩罚更少的时候奖赏。
到最后,为了绝对泄愤,就只能“好的时候用小惩罚,坏的时候用大惩罚”,这样就可以“根据情绪亏损来决定发泄程度”。
其实说白了:所有的魔怔,都是为了发泄情绪收益的净亏损——药家鑫到后期无论做的多好,父母的情绪都已经净亏损,只是亏损的大小有点区别,所以无论如何都会打他。 如果排除程度因素的话,药家鑫其实本质上来说是完全的守序善良——但是这些规矩和善良全部局限于其家庭要求的最小一部分区域,而这一部分区域当然没包括“不杀人”这一条。
守序善良到了极端的程度,就变成了只有几条运行逻辑的机器人了。 如果是父母的真实需求,那么最多只有收益大小的区别,最多最多就是“没达到预期最好目标”感觉有点遗憾,但不会出现情绪负面亏损。
尽管我们不可能所有事情都“由着性子来”,比如说学校里读书读的不够好就骂小孩——这其实也是一种情绪的净亏损,你看那些没啥标准的基本就是“看到孩子没拿白卷”就高兴了。有时只要加上一个“成绩好了夸两句”,一般成绩就是中游水平(但是这样的家长往往不会这么做,或者过于轻描淡写)。
不过亏损归亏损,说实在的家长其实让孩子去学校,本身也不是满足了家长的需求,很多方面是根本没满足的——但是在你没有绝对资源的情况下,就是需要做一些你不完全乐意做的事情。
一般来说,那些对于学校教育越不满意的家长,对于孩子学习不好的愤怒也会越强,而进步时的夸奖也会越少。
这种情况有一个变体,那就是这个家长完全没体现出对学校的不满,而且对老师的评价极其关心和看重,但是这种看重有点异样:他更关心老师是不是开心,而不是老师说的具体内容,所以这种家长会在老师刚开始说话时会模仿老师的表情和情绪,如果是关心内容的话,则应该是老师担忧的时候是自己是专注,老师下结论的时候才是根据结果表现喜怒与其他情绪,不可能全程一致。
并且,如果是关心内容的家长,在家长发怒,老师开始安抚时,只要老师说出了一些理由或者解决办法,家长会很快安静下来听完再说,而不是更加发怒。
关于各种表情的含义,大家可以去搜一搜微表情方面的内容,我就不多做赘述了。 这是什么意思?其实这就是“对老师表忠心”,这件事情本身的内在含义就是“老师是帮我装逼的人,我需要贴着老师才能帮我装逼或者推卸我的责任,让对方没办法指责我让我丢人”。
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如果你自己不是这样,你可以在参加家长会的时候注意一下别人。所以说这些家长内在的需求和重点根本就不是“在学校学习有用的知识”,而是“老师要帮我装逼或者别他妈说老子的坏话”。
这样一来,学习成绩本身的好坏其实并不重要,这样的家长虽然对于孩子成绩的涨落会很关心,但是同等涨跌幅下,其表现出的情绪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有的时候涨了很多,但只要老师没说什么或者周围没有人,那么最多随便说几句,心情不好的时候甚至还要抱怨涨的不够多。
如果周围有人或者老师发话,同样一点点涨幅就夸得一批。成绩下降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反应。
这就导致什么问题呢?孩子根本不知道每个成绩能得到多少好处,而且别人一走以后突然就没好处了,所以所有的夸奖好处根本无法持久,更无法兑现。我跟大家说个最简单的例子。这种家长是这样的。“你如果数学成绩提高5分,我就给你50块钱。”别人或者老师在的时候。“好好好,我要奖励你,拿去,200块。下回继续努力。”别人不在。“五十块?好好好好好,拿去拿去。分数涨上去是你应该的,还真记得钱。”虽然从“激励设计”角度来说,奖惩是应该有点随机性才刺激。但是对于那些“重要的”事情,任何你对孩子说重要的事情,都不应该进行过大的奖励浮动,甚至可以完全取消奖励波动。这里涉及到游戏奖励机制——刚开始你要给玩家从1级升级到10级很快,新手任务礼包,首次游戏七天签到奖励;然后才可以慢慢减少升级速度,并且奖励开始随机化,爆装备不能太容易。
事实上浮动的,有些随机的奖励反而能比固定奖励更有效——比如说抽卡。 但是呢,那些大型耗时很长的主线任务,比如说团队协作去刷副本,那这是一次很重要的任务,你就绝不能搞一个“屠龙宝刀或者初级补血药”这么大的波动。
如果波动这么大,那么人家肯定懒得去刷副本了,除非你这个游戏屠龙宝刀只有一把而且很牛逼——但是即便如此,去刷任务的总人数还是会减少(一般只有游戏公会会干这种事儿),所以还不如送个偏大的任务奖励比较好(略有波动,但主要是种类波动而不是数额波动)。
这些家长对于成绩的“游戏激励设计”完全不靠谱,有的时候低级任务直接爆屠龙刀,简直就是一刀999,屠龙宝刀免费送。可是打了一个大型副本,折腾了一年,结果送了三个小药包。请问:这样的孩子最可能变成什么样的性格?答案:中立。 父母的剧烈对抗会导致善恶中立(产出率高一些,不绝对),奖励的不合逻辑也会导致中立——因为还不如随机触发事件,反正奖励的东西根本不按照任务难度来的。要是你打游戏,一个任务3分钟,另一个任务一个月,他们奖励一样,你也肯定不会去打那个一个月的。
所以我也建议过,如果家长必须要做一件他们其实不情愿,但孩子一定要做的事情,那最好去看一看游戏设计方面的内容,用游戏的奖惩制度给孩子设计奖惩逻辑,但不要告诉对方。并且奖惩系统设计的越详细越好,这样可以尽可能排除当时的主观情绪影响,并且随机浮动部分应该用骰子或者抛硬币决定,有时丢骰子和抛硬币的过程还可以给孩子看到,或者干脆让孩子自己丢,实际证明让孩子自己丢的效果惊人的好。
成绩加五分,可获得一次抽卡机会。这比加五分恒定给五十块钱的效果好多了,甚至你可以设定为骰子每个点数代表10块钱,摇1个就是10块,6个是60块,其实这样小孩反而更受到激励,但实际上你概率上还省钱了——计划通。
用开赌场和做游戏的模式去对付这些你不情愿但必须做的事情是最合适的——就算你不情愿也罢,毕竟开赌场的时候你也必须十分专注,搞得你没工夫生气只能理智,要不然你就亏了。
的确是这样的,因为我发现各种老爸的确不满意这么点分数的提升,但是在摇骰子的时候突然就只关心骰子了(男人的注意力到底是好骗,一个筛子加两个奶子就足够对付大多数男人了)。关于这个“游戏化激励”如何设计,这个也要根据你其他的真实需求来,反正你玩游戏的时候最喜欢做什么,这件事情需要什么技能或者知识,你就都可以写上去作为激励制度,这样最保险也最有效。
至于激励程度,各位可以自己搜相应的游戏激励设计的书籍,这类书很多也非常的有趣。虽然我很想写一份激励表,但是如果要涵盖不同阵营的家长那篇幅肯定要超过百万字,而且反而更加繁琐,效果也不会特别好。
所以大家还是自己设置一下吧,很简单的,而且做的时候也会特别有趣——有时你也可以叫孩子来参考一下,但是不要把整个规则表都暴露给他了。
但是在最关键的时候,例如说临近期末考试,你想让他拼死努力,你可以不小心“泄露”一份超大号的大礼包给他看到,比如说不小心把规则表“落在”了客厅里,上面还有“期末考试规则表一号大礼包预备方案”的大红字。
不过如果孩子做到了,千万不要按这个办法运行,千万不要——要不然胃口太大了,而且会不停的想办法得到规则表,游戏公司是绝对不会让玩家得到后台数据的。正确的做法是:把大礼包换成一个比较长期又没有反感的东西(大礼包是个很大具体的东西)。
例如说大礼包本身是“一台双1080显卡,32寸4k屏幕之电脑”。但是后来你说“什么?那是暂定的,你怎么会看到那个?那个不行的啦,32寸肯定会把你眼睛弄坏的。”
最好的替换礼物,我可以给大家一点思路。1:“你不是喜欢xxx么,以后你把她带回家玩,我可以按你的要求回避七次,或者给你布置和收拾下房间。”(最好征得对方父母同意)。
2:“我可以开车带你和你的朋友去玩,在xx日到xx日都可以由你选,如果我因为工作辛苦的原因实在不能接送的话,我一定给你安排专职司机接送(对于家境不富裕的也可以,找个代驾公司也不贵,稍微花一点钱换一台两万块的电脑总是划算的,而且如果是这样的家境,这对于孩子及其朋友来说,应该也是比较有份儿的事情——这也有利于孩子觉得金钱挺重要,老爸来钱也不容易的态度)”
3:“听说你喜欢xxx?嗯,那你应该送点东西给她。妈妈告诉你一点经验啊,你最好不要一次送个大的,应该出乎意料的一点一点送,随手送。妈妈我跟爸爸要了一笔专项经费,你把这个钱用到买礼物上,只能用来买礼物,ok不?”
4:“真正的补偿方案是带你去你指定的地点玩,除了考试期间,你可以在任何休息日让我们带你去指定地方玩,市内即可,一共三次。”
提示:平时缺乏陪伴的尽量选4(例如工作繁忙的父亲)。陪伴太多的选1(比如说全职太太)。可能受到校园霸凌的选2。零花钱按短周期给的(天或者星期)选3。(不绝对要这么做,但是没想好的话招办问题不大)
零花钱周期是长是短,最好你玩过游戏以后制定奖惩逻辑的时候再决定,因为长周期和短周期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和金钱与物质有关的奖惩模式设立。例如说月付月光型孩子,你的物质给付就应该尽量集中在月尾,短发放周期的应该设立年终奖和实物福利。
这就和公司的餐补或者交通补助差不多,把零花钱所涵盖的内容精细化没什么坏处,家里有打印机的还可以做一份零花钱条,也就是薪水单与薪水组成报告,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设立有息家庭银行——但绝不要什么“妈妈帮你存压岁钱”啊!这个银行在高中以前不接受贷款业务。
家庭银行的利息一般可设定为月息为存入金额的1%(真够高的,不过基数小嘛)。压岁钱可以协商,但如果压岁钱的确比较多的话,的确不应该给小孩——但是可以这样,可以给你“30%”的压岁钱,但是如果你选择整存这30%的压岁钱,那么你所有压岁钱的年利率就可以达到5%,比外面银行高的不知道哪里去了,如果你没有整存,那么剩下70%的利息将会降低为2%,你每多加入(注意不是少拿,注意措辞)10%,利率增加1% 一般来说我们不可以强行干涉孩子为了什么东西花钱,即便是买了你觉得没意义也不该干涉——如果干涉,所有零花钱的激励效果不仅归零且会呈现负值。
如果他要走了压岁钱也不能干涉其用途——但是在对方讨论贷款或者利率的时候,你就可以询问他会用这些资金做什么,并且可以审查他后来有没有“真的把贷款或者剩余资金投入到了这些活动中去”。
这样孩子就会真的只要他很想要的东西的钱,而且这是可以给你知道的——久而久之,他就会知道“如果让你知道并且合理投资”他就会获得更多的好处,所以他就越来越愿意和你说事情,你不仅可以知道他的真实情况,并且他也会更愿意听从你的建议。
这一切都会自然而然的发生。这也可以让孩子自觉自愿的认识到“大宗交易”和“小额交易”的不同,这样以后他也就不容易乱花钱了——乱花钱一方面是因为钱来得太容易,另一方面是无法深刻意识到大宗交易和小额交易的区别。
如果你这方面本来就比较精明,那么可以设立家庭期货(比如说晚餐的指定菜品投资),无法还款的拘役与劳改(周日禁足看书或者额外家务,这两个一定要都用,不能贪图让孩子多看书就完全不做家务,否则人家会学会磨洋工,惩罚措施要明确但必须由你选择)。
如果孩子的财务头脑提高了,甚至可以尝试零花钱按学期发放,初中就可以这么做,但是小学就必须底子打好,不过这是额外任务,看你喜欢不喜欢了——如果你工作越忙,你就越是应该在小学的时候培养这些技能,硬挤出时间都应该这么做)。
财务教育我觉得还是很重要的,过于大手大脚和过于小心翼翼都不好,我就是小时候来钱太不容易且没有合乎逻辑的方式,结果现在年纪都这么大了……可是就算买一个小东西,我也会盘算半天导致时间成本划不来——例如说我花了本来可以写一篇文章的时间用于挑选一个机箱,但是机箱节约的钱才几块。现在我是努力的克制这样的行为以避免太大损失,但是我还是很难受。
正确的财务教育本质就两句话。1:努力并且做对了能赚钱。2:赚来的钱可以随便花,但是还想来钱那就继续努力并且做对赚钱。有的时候你甚至会觉得孩子挺能赚钱的,但是一旦开启了这个口子就千万别收回去,因为一旦有了财务意识,那么他寻找赚钱机会的能力就会变强,如果你收回了口子,他就容易和能来钱的坏孩子在一起——但如果你之前教育得当的话,如果你真的需要钱,孩子也是会接受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只要紧抓这两句话不动摇,那么孩子学会的判断与规划能力,肯定值的回票价,更不用说他花钱更有技巧以后带来的消费更能宣泄更多的学习压力了。
我他妈就特不能理解那种花好几万甚至十几万给孩子上“少年MBA”但一毛零花钱都不给或者还是一刀一刀瞎给的家长,甚至还有“天真无邪”的家长居然妄图用“数字积分”去模拟钱(孩子:我在陪一个比我还图样的人玩一个超级无聊的游戏)。这好几万块钱抽出十分之一当作零花钱,然后甩人家一套真正的入门级MBA教材,初中生都能强啃下其中几本简单的(小学四年级定力好的也可以),当然你最好选择90年代的MBA入门教材,过小的孩子可以看视频,因为那时候的很多尖端管理技术现在已经是随处可以听到的常识了,对孩子足够用,孩子又容易在生活中或者新闻里听到,这样他会觉得这些知识是有用且重要的。
(你自己没看过至少一部分就不要这么瞎搞搞啊,万一孩子问起来,你啥都不知道也不好的——在孩子还没超过高中的时候,尽量不要给他推荐一个你一点也不懂的好东西,如果实在是一定要给,那就要帮他找到必要时候能帮他的懂的人。)
有的时候我就难受的一批,看来扁鹊说得“治病”是对的,只有搞的血淋林,开膛破肚而且做八百年手术,还留个后遗症,这样别人才觉得你是神医。
我经常是隔壁的老奸巨猾弄了一个学期才稍微好点,家长是疯狂花钱+感恩戴德+锦旗挂满。我一个下午搞定,别人还嫌老子贵(然后老子不干了——什么?你说我为什么不这么做?因为故意拖时间会很无聊啊,我就喜欢耍极限战术骚操作,领导都要一把汗的那种)。
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鱼,但是授人以鱼比授人以渔赚钱啊——如果授人以渔,他会觉得鱼是自己抓的,跟你没得半毛钱关系。
所以我说的有些技巧一定不要直接照搬,先演练一下,我习惯了当然没事,但你直接上去莽一波肯定是会翻车的(比如说那个同居就不要自己瞎操作,我第四篇有同居基本教程,但额外意外事件还是要你自己动脑筋,事情太多没办法事无巨细,而且盘面本来就只有身在其中才能应付。另外我有空的时候也在写一个小说《与高中生女友同居的日子》,就是把原来的实验案例拿出几个,不过由于生活是最大的戏精,我不得不去掉一些真实内容好让内容看起来更真实,不过我实在是对继续写下去没啥兴趣……因为需要写的东西太多了)。
水库论坛微信群统一入口:shuidi021,备注“水库论坛”水库论坛网址http://www.oushenwenji.net水库论坛|欧神文集|欧神小密圈|欧成效|房产投资官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