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von_ou 发表于 2020-9-12 16:00:01

印度为什么没有成为「世界工厂」?


印度为什么没有成为「世界工厂」?



阿里宣布暂时搁浅了对印度的投资,至少在未来 6 个月内不会再投资印度初创公司。对于这种巨头而言,这样的战略应该不是最近才决定的,这种决策,代表中国最精明的公司不看好印度经济和工业化的未来。


那么印度在大国领导者普遍认为潜力巨大的同时,为什么不入投资者的法眼?今天从工业化的角度来说一说。


提起印度经济,尤其是工业化问题,互联网上到处都是车轱辘般的论调,一说就是种姓制度,再说就是没有土地改革,其实印度的工业化进程,跟这两个问题关系甚小。


今天来谈谈印度为什么没有成为「世界工厂」?


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


1、英国「病人」:皇冠上的血腥明珠

2、两个「凡是」:后殖民经济时代的制度反动

3、「白象」起舞:新时代的艰难的改革







1947年,当英国殖民者撤出南亚次大陆的时候,印度的精英在弹冠相庆的同时也一筹莫展,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做好管理一个地区大国的能力。


印度的工业基础,早在20世纪初,英属印度已经建立了全球第四的铁路网,遍及整个南亚次大陆,作为「英国女王皇冠上的明珠」,英国对于印度情有独钟。


由于绝佳的地理位置,南亚次大陆天然与世界大国的战争绝缘,同样由于绝佳的地理位置,当印度被囊括进英国殖民者的囊中之物的时候,印度也不可避免成为殖民者的后备基地,印度同样不可避免地卷入战争。


可以说,英属印度工业的两次工业大飞跃,都与战争脱不开干系。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殖民者在印度建立了钢铁和冶金工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印度建立了一系列工业部门,机械、化工、汽车工业初步出现,尤其在二战期间,自1940年开始,纳粹德国对英国本土进行封锁和持续的轰炸,英国高层将大量国防产业的产能转移到印度。据印度经济学家统计,按照工业品生产计算,印度一度成为世界第十的工业国。


初步的工业化,带给印度的是国内比较完善的市场,初步的基础设施。但另一方面,带给印度人的,是民族的创伤,殖民者当然不会这么好心,白送给印度人一个工业体系,他们的真正目的,是把印度变成原料和初级工业品产地,把印度绑在战车上,成为他们的战争基地。


工业化没有成为印度人幸福的基石,反而成为快速掠夺南亚次大陆的工具,19世纪晚期,印度发生大饥荒,死亡高达3000w人。尤其是1896年的印度饥荒,当印度饿殍遍野的时候,英国殖民者还在大肆搜刮印度的粮食,横征暴敛,而他们的帮凶,正是铁路。早在1892,大清政府的官僚们刚开始筹备修建铁路时,印度已经拥有了近三万公里的铁路。



通过当时全球第四的铁路网,英国殖民者把抽血的管子插到印度每一个角落。而在1943年印度大饥荒时,东部地区死亡350w-400w人,但在英国殖民当局的记录里,印度只死亡1.5万人。


英国首相丘吉尔继续无情地从印度榨取食物,同时印度的工业部门,不仅没有投入民生消费品的生产,反而全力开足马力,投入到国防产品的生产中,面对印度人的哀嚎,丘吉尔在军事内阁会议上不屑一顾,「有没有饥荒,印度人都会像兔子一样繁殖,所以他们饥饿不饥饿又有什么不同?」


在高贵的英国人眼里,印度只有原料,市场和工业品,至于印度人,那是几千万兔子。



面对英国殖民者,圣雄甘地横空出世,提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计划。


他一袭白衣,甚至赤着上身,手摇纺车,倡导简朴的生活,以非暴力的手段对抗英国政府。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甘地的政治主张是非暴力不合作,反对暴力革命,认为是革命不彻底,妥协,但是站在当时英国人的立场上,却非常头痛,甘地的真正打击来自它的经济主张,只要看他的一身形象就知道了,他一个重要的经济主张就是,印度人穿手工纺织机纺织的土布,他抵制一切洋货,也就是抵制一切工业品,倡导用手工纺纱车纺纱,过完全去现代化的生活。


1930年1月,甘地率领78名信徒,从阿默达巴德出发,徒步426 千米,沿途成群农民随行,当他们长途跋涉3个多月,终于抵达丹迪海滨,甘地亲自动手煮海水,制出食盐。瘦弱的甘地举起盐片,向英属印度的食盐专卖法发起挑战,宣布印度人有自己生产食盐的权利,这就是「食盐进军」,随后是全国性的示威游行。


英国殖民当局一度想过镇压,悍然取缔了甘地领导的国大党,结果全国性的示威此起彼伏,甚至演变成武装起义,最终殖民当局被迫退让,撤销了取缔国大党的决议。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让印度这颗「英国女王皇冠上的明珠」彻底变成了「鸡肋」,印度人不消费,回归农村的自然经济,英国人没有了市场,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英国人没有了廉价的兔子做劳动力,最终不得不退出印度。



但是,如果审视甘地的主张,就会发现,这是一种完全去工业化的主张,这是一种朴素主张经济平等的农村经济主张,甘地同情劳动大众和手工业者, 所以主张「不占有」,自己也高尚地不蓄私产,保护小生产者,保护小手工业者,但是一望可知的是,这种主张的理想国度,一定是与工业化的未来完全相反,这个规划里甚至没有城市,是一个完全农业社会的理想。


印度的国父甘地的设想里,印度应该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农业国,是一种完全小农的传统,他从未梦想过,或者说从一开始就抵触印度成为一个工业国。


而发展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在1943年提出:发展中国家要从根本上解决贫穷落后问题,关键在于实现工业化。


无论怎样,印度还是在1947年立国了,带着英国殖民当局的丰厚遗产。


但是,甘地不是孤立的,这是为数不少的印度精英,面对英国殖民者的横征暴敛的一种应激反应,可以说,印度从立国一开始,就在民族独立的浪潮中,他至少留下了四个政治遗产:


1、反城市化
2、反强力政府
3、反私有财产
4、经济平等







不知道应该说庆幸还是不幸,印度立国的第二年,甘地就因为教派冲突被刺杀,但对于印度的工业化进程来说,值得庆幸的是,甘地的继任者尼赫鲁是个更务实的领导者。


尼赫鲁主张全面的工业化,但他和他以后的几代印度领导人一样,他们的工业化主张,都是对英国殖民当局经济模式的一种反动。应该说,印度沦为英国殖民者的独占殖民地的记忆太过深刻了,以至于印度精英,集体患上了殖民经济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


印度的精英的殖民经济PTSD的反应就是「两个凡是」:


1、凡是英国人自己有的都是好的


2、凡是英国人不给印度人的都是好的


简单来说,英国人有的,印度都要有,英国人没有的,印度人更要有。


对印度早期领导者来说,印度的很多经济政策,包括工业化进程,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和工业的事情,而是关系印度人民族尊严的大事,所以在制定发展路线时,有很多非理性因素,所以印度的一系列政策中都带有这种基因。


印度工业化进程有几个特点:


1、混合经济


拿工业化来说,包括尼赫鲁在内的印度精英确实主张工业化,但这种主张,更多的是一种民族独立后的自尊心驱动,印度人迫切想要曾经被英国人夺走的一切。


所以尼赫鲁一方面向苏联学习,坚持计划经济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主张国家主导经济发展,主导工业化进程,大搞公私合营(你没有看错),在发展道路上,也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基础工业,印度在1990年以前,在经济上完全是一个计划经济国家,尼赫鲁是一个信奉社会主义的印度总理。


他们渴望复制苏联的模式,政府统筹工业化进程,让印度的经济尽快独立起来,免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掠夺,着急的印度人在1950年就成立了计划委员会,尼赫鲁亲自担任主席,迫切地心情可见一斑。在1951年,早于中国两年,印度人就在苏联人帮助下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鉴于印度绝佳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苏联老大哥对印度极力拉拢,从1951年开始援助印度,对印度援助了100多个工业项目,一直到苏联解体前,苏联对印度人算得上非常够意思。


在苏联人的帮助下,印度人也建立了庞大的国有经济,尼赫鲁甚至骄傲地宣称,工厂是印度人的新神庙。正是在1961年,印度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计划,印度初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初步的工业化完成,几乎所有的关键的重工业和基础工业部门,印度人都拥有了。(当1962年的自卫反击站爆发时,毛曾经跟周围人谈话时表示不解,我想了十天十夜,总想不通,尼赫鲁为什么要来搞我们,但是站在印度的工业化发展角度来看,边境冲突也并非偶然。)


但是,印度精英的殖民地PTSD让他们极度讨厌强力政府,殖民当局当年的强力掠夺给他们的深刻印象,所以他们极度厌恶苏联的「极权」模式,于是他们在政治上选择了英国的代议式民主。


此时,印度人的「两个凡是」发挥了作用,凡是英国人不给的我们都要,英国殖民当局不给印度人代议式民主,那么印度人就一定要。


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其实很大一部分程度上依赖官僚政府的推动,但是印度坚持「抄作业只抄一半」,要苏联人的优点,不要苏联人的缺点。


一提起印度为什么没有成为世界工厂,很多人就会大谈种性制度,大谈印度没有土地改革,实际上,印度早在1948年已经立法废除了种姓制度,在1960年,已经实现了土地改革,把高种姓的土地分给了低种姓,印度土地的拥有者主要就是自耕农,而由于代议制民主的存在,自耕农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所以印度的农村,迟迟无法摆脱小农经济的模式。


每当印度要发展的时候,甘地的阴影就徘徊在所有印度政客的头顶,保护自耕农,保护小农,几乎是印度的绝对政治正确,是印度政客不敢超越的雷池,这一点,其实从印度神牛的地位就可以看出来,表面上看这是印度教的宗教问题,但是其实把牛放在崇高的地位,就是所有小农国家的特色,中国古代,同样通过立法禁止私自宰杀耕牛,印度教则是将牛神圣化,这就是小农经济的殊途同归,因为牛是小农重要的生产力,所以牛必须得到保护。


2、替代经济


经过前三个五年计划的高速发展,印度的国有经济做大做强,蔚为大观。印度精英的殖民地PTSD再次发作,「凡是英国人不给印度人的都是好的」逐渐变成了,「凡是印度人已经拥有的就是最好的」。


印度的工业发展呈现了一个极为诡异的现象,凡是印度没有的,印度都会尽快拥有,实现替代。但是一旦印度拥有,就会迅速停滞不前。


既然印度人已经有了初步的工业体系,能够建造大部分工业产品,那么印度就能够实现对外国产品的替代,那么这些工业部门必须得保护起来。


在1990年以前,所有的国有工业部门,都成了印度人的宝贝疙瘩,不管多么粗制滥造,都是印度人的骄傲,这些国有工业部门,表面上打着「国有」之名,其实完全成了独立王国,由于代议式民主的存在,它们又通过议会成为利益集团,成为政客们不可忽视的力量。实际上完全不受约束,既不受市场约束,也不受政府约束。


印度人当初想要的是,既要苏联计划经济的集中,又要英美自由经济的高效,充分保护印度人民的利益,理想模式就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吐出来它的利益,结果是既有了苏联计划经济的僵化臃肿低效,又有了英美企业的垄断,形成了一大堆尾大不掉的爷爷们。


比如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是印度国防部下辖的九大国营企业之中最大的一家,也是印度唯一的国营航空制造公司,下辖12个制造厂,建国前原为私营公司,印度建国后,公私合营,改制成国企,这家企业生产的飞机是有名的寡妇制造者,苏联转移的米格21组装技术,到了这家公司手里,它组装过米格21两架,大修8架,经它手一共组装修理10架,最后摔了8架。它生产的光辉战斗机,差点把智利总统摔死。


还有阿瓦迪重型车辆厂,主要作品就是大名鼎鼎的阿琼主战坦克,这个坦克曾经夹死过坦克驾驶员,由于重量过于庞大,很多桥梁都无法通过。


这些奇葩的国有企业,其实都是印度替代经济对国有企业过度保护的产物,印度人过度地追求「国产化」,比如阿琼就是为了「国产率」而「国产率」,在国产率达到90%的同时,实际上,成了性能低下的摆设。


3、反对私有


在对私有企业的态度方面,印度也同样非常矛盾。


一方面,印度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没有像完全计划经济模式一样,堵死私营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印度的平等主义思潮,又在国家顶层设计层面,试图限制经济发展。


这样说很难理解,简单来说,你做一个小型的私有企业是光荣,但你要做大做强,你就必须得到政府的指导。


对于私营企业,政府给予大量「指导」。工人数量超过20人时,企业就要建立工会。工人可以罢工,企业不能开除。工人数量达到150人,企业要提供小餐厅;达到250人,要建大食堂。企业雇佣妇女,要给她们福利,还必须承办托儿所。


这就导致一个结果,印度20人以下的小企业非常发达,到1980年,印度80%的就业都在少于20人的「非正式机构」。小工商业主,在印度非常发达,但是在1990年以前,任何私营企业的试图做大,都会迎来政府的指导。


印度的政府部门在国有企业面前弱势,但在私营企业面前非常强势,政府干预色彩极强,监管力度极大。


印度的种姓文化,其实本身是不排斥商业化的,在英国殖民当局时代,很多民族资本家同时是高种姓地主,可以顺利地扩大资本,同时也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但是到了印度建国后,反而因为公私合营和一系列影响,民族工业得到限制,印度的工业化缺少了一个重要资本来源,而国有的资本也被大量的浪费、错置。



印度经过前三个五年计划的快速工业化之后,与它的替代经济模式一样,进入了缓慢的增长,这就是所谓的「印度教徒式增长」,印度的经济发展非常佛系。







直到1990年,当中国已经进行了12年改革开放之后,印度才迎来了改革开放。


印度终于从半计划经济模式开始向现代化之路迈进,实际上,在改革之前,印度已经到了不改革不行的地步,由于苏联解体,印度失去了重要的贸易伙伴,印度实际上已经陷入财政危机。


1991年,印度总理拉奥宣布开启全面改革开放,断臂求生。


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向:


一个是对内开放,取消许可证制度,除了军工、原子能外,其他领域均向私人部门开放,鼓励公私部门公平竞争;


一个是对外开放,大幅降低关税,放宽外汇管制,允许外资进入印度。


但是,由于印度前面几十年的发展模式,改革并非易事,实际上所谓的拉奥改革,也并不是国会的决议,为了绕过国会冗长的决议过程,拉奥政府被迫采取了声明的形式。


表面上看起来,印度的改革力度非常大,除了军工部门和原子能部门无处不开放,但实际上,印度从上到下,都有重大的阻力在阻挠改革开放,对内开放方面,印度的不少上层精英排斥改革,因为竞争的存在,意味着权力的丧失,同时,无论是政治家和政客,必须讨好民粹主义的政治正确,在平等主义的大旗下,任何公有部门的私有化都必然迎来抨击;与此同时,下层同样排斥改革开放,私有化意味着福利和工作机会的丧失,意味着小农经济的破坏。


而对外开放同样困难重重,同样由于民粹主义的横行,外国资本,是很多印度人眼中钉,肉中刺,要求开放市场和保护国内市场的两种声音一直存在,以印度南部的工程企业为代表的印度工业联合会(CII)与老牌的印度工商总会(FICCI)和印度工商会联盟(ASSOCHAM)在议会展开了激烈斗争——前者支持开放市场,而后者则希望继续维持高进口关税的政策。


现任总理莫迪已经是招商引资的佼佼者,2014年在他上台之前,印度每年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额不到250亿美元,他在任的五年中,每年的吸引外资额都大大超过了250亿美元,2018年,印度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额甚至上升到了450亿美元左右,而2017年,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就有1440亿美元。


为什么外资不愿意投资印度?主要原因就是印度公共部门对外资和私营资本其实还是排斥的态度,实际的市场准入门槛还是非常高,同时印度的基础设施主要是公有部门承担,效率非常低下,在印度,停电简直家常便饭,你要投资印度,必须得自建基础设施,自备发电机,而且由于劳工工会的存在,罢工要求福利也是家常便饭,所以外资大多望而却步。


一谈到印度的工业化,就会有人说,印度方向错误,在中国走向「世界工厂」的同时,错误地选择了成为「世界办公室」,其实这完全是事后诸葛亮,印度不是不想成为「世界工厂」,而是它不能成为「世界工厂」。


以制造业为基础,出口经济为主的东亚经济模式,不是不香,但是印度真的走不了,因为在长期的关税壁垒和保护主义的庇护下,印度的本国制造业就是个弱鸡,在国内可以靠保护伞横行一时,真的到了国际市场,一个能打的没有,而且国内关卡林立,税收深重,邦与邦之间重复征税,也让很多企业的运营雪上加霜。


印度采取「世界办公室」的发展模式,其实是不得不然,只有软件外包和服务业,才能在基础设施落后,公共部门效率极端低下,税收过重的情况下,直接对接发达国家的互联网经济,艰难地绕开利益集团。


2017年印度企业有7家登上世界500强,但多数是国有企业,外人一提到印度,总是痛斥印度首富安巴尼,还有塔塔集团的财富,从而得出印度贫富悬殊的结论,但是殊不知,跟印度的国有企业比起来,这两个企业也只能是小巫见大巫。


印度没有成为「世界工厂」,其实有其历史的必然,印度的民族主义精英,往往急躁且过于骄傲,在二战后的超级大国之间,走了一条完全独立的发展道路,以至于今天,终于骑虎难下,与「世界工厂」的道路渐行渐远。


参考文献:
1、《印度制造的双重困境:印度工业化的曲折道路》 毛克疾
2、《印度工业政策演变与经济》 段雨薇
3、《中印现代化比较研究》 李云霞
4、《印度改革开放的历史与现在》张纬杰
5、《印度公营企业改革的政治内涵》 肖福林
6、《中印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道路比较》 狄承锋


水库论坛网址:www.oushenwenji.net
水库论坛微信群统一入口:shuidi240, 备注“水库论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印度为什么没有成为「世界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