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论坛欧神文集官网 - 欧成效yevon_ou

搜索

《流浪地球》第二部与第三部剧情预测(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26 11: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水库论坛是一个职业炒房论坛!一套房子,成了贫富之间的分水岭!
水库论坛真正教你做的事,其实是毁三观,竖新生!
水库论坛一点一点讲述房产投资的逻辑,讲述老百姓最关心的事!
水库论坛网址:www.oushenwenji.net
水库论坛微信群统一入口:shuidi021,备注“水库论坛”。


《流浪地球》第二部与第三部剧情预测(上)

  也许各位看标题会觉得奇怪:第一部才出呢,而且剪辑了这么多,我怎么就开始说后两部的剧情了呢?
  因为我已经看出来了,而且我也看过大刘的所有小说。
  (你看到后来就知道为什么这玩意儿必须写这么长,重点在中段和后面,前面是给之前我的文章看得比较多的人用的,看少的看不懂)
  我在上一篇说别人影评的文章写到半路,想着欧神如果看了这部电影一定会觉得莫名其妙很无聊。
  然后我没事扫了下朋友圈,突然发现,欧神“这什么片子,这么无聊,评论莫名其妙”。
  
  果然,在半工业半信息环境下的先进群体会对这类内容“摸不着头脑”(有啥好看的),这和农民思维的小清新的“反胃恶心”是两回事。
  (结合上文末尾,你能更好的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个区别)
  当然,这里还是没办法说未来的信息化社会的思路是什么样的,那太长了——而且和混沌有关,涉及“自相似”的问题,而且我认为社会组成的基本单元并不是个人,社会是和细胞自相似,所以最小单位应该是细胞。
  社会是冯诺依曼的“细胞自动机”的迭代,而人类个体本身则更接近于图林机。(细胞自动机有游戏,各位可以下载玩一下,学计算机或者数学的比较容易理解)
  (这是游戏图片)
  

水库论坛

水库论坛

  社会在进行一定迭代形成稳定分形模式以后,图林机的实际运作和预测效率会很高,此时就会进入工业+生产模式;在这一模式的竞争激烈到一定程度,新的优势细胞群落或运行方式就会逐渐扩增,打破原有分形,人类这一图林机预测效率下降,此时便更需要管理升级——图林机模拟细胞自动机的运行是极其消耗资源的,还不如各种都试一试,于是人类就会回到通用计算机模式,这个时候就会产生信息或文化和消费模式的大爆发,也就是文艺复兴。
  也许社会的最根本规律归根到底是“不丢骰子”的,但是对于任何一个以有机大脑构成的人类来说,它必定是混沌的。
  如果你们仔细看一看我上一篇文章的末尾,你会感觉到一件事。
  工业化带给我们“自由感”恐怕是因为我们在生产上更脱离自主决策,至少是反本能决策,这让大多数人很容易产生“奴役”感——我们不用关心内部的人的社会地位和等级,因为在这样的模式下你想让“大多数人”在这一块不感受到奴役是不可能的。
  但是,由于家庭生活的事务性越来越少,个人娱乐的自我决策权越来越大,这使得人类大多数个体在娱乐这一重要领域上的选择范围更加明确,且获取较有规律性——这种规律性诞生了一种稳定感,这就使得我们分配娱乐资源的效率大大提高,就好像你收入稳定的话就更容易借钱是一个道理。
  单个规律越简单有效=图林机有更多剩余运算资源去算更多个东西=感觉到自由
  (所以在信息化时代我们不会觉得自己更自由,尽管决策更多了但每个决策都更复杂,我们被迫只能计算出更少的结果。但是一旦工业化总结了生产基本规律,信息化总结了娱乐基本规律,那么在信息化时代的下一个时代可能就是全面自由时代,不过再等它过去以后的非自由度可能更高)
  
这就是工业化时代的自由——生产规律被总结(相对来说),娱乐计算量增大且问题多的很充分。
  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多数人觉得更自由了吗?当然没有。因为这种可预测性越来越容易打破,关键是问题所在的获取范围不再那么明确。
  我们这样就能明白:在信息化时代早期这种不安全感会更加严重,由于家庭娱乐被更有针对性的社会高精准匹配的娱乐所替代,这就使得不安+外界匹配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对社会索取“归属感”的动力。
可能一些人谈到这件事就容易“众人皆醉”,就和那些农民小清新一样——但实际上在这样的归属动力下,他们互相之间的磨合与倾轧会更厉害。
  但是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加快了“图林机”实际向“细胞自动机”转化的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可能会很不好看——这是全社会性的。
  
  欧神为什么会觉得这个电影无聊呢?
  私以为:这是因为欧神已经进入了娱乐社会化状态,且已经不再需要明确的某一派别的归属感,至少特别宽泛的是用不着了。
  (上层社会总是能提前进入下一个时代的状态)
  而这种宽泛的归属感则是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必然产生的,《流浪地球》的很多“感人点”或者“史诗感”就是这么来的,但欧神已经没有这一需要了,自然会觉得“莫名其妙”。
  类似于你在电影院里看喜剧,别人都笑了但你没笑的感觉。
  然后我还看了一下欧神转发的几篇有关流浪地球的文章——我作为一个大刘的读者,我觉得不少文章从他说的大刘的倾向这儿就不对,特别是说大刘倾向于“苏联式”……这无论从小说还是从大刘的个人履历来推测都不大可能。
  (也许人家可能只是看了这部电影,没看书或者只看了《三体》)
  《流浪地球》这个电影就不能单独来看,它肯定会有2和3,到第三部才算完整。而且即便是小说中,《流浪地球》第一部的这一段的确就相当的“苏联”,没搞市场化直接全面管制了。
  不知道欧神大大怎么看,我个人觉得说“应该高度市场化更容易建设发动机”说法是原则上正确,放到故事背景里面不可能嘛……
  
  当然,我的一贯作风就是:票房低的片子不一定不好,但是票房高的片子一定好,反正我必须从感性上都要觉得它好。
  比如说我看了三遍《小时代》(从电影的角度来看,真的让人好难受啊!),我是知道它其中一些内容符合了市场,所以我得觉得它好(感性上努力做到)。
  但大多数电影还是能做到感性上都能觉得好的,关键还是个代入嘛。
  不是代入电影角色和环境,是代入不同的观众。
  感性的东西很重要,但很难定量,所以我觉得带入观众以后,就能在感性上进行一定的衡量了。
  
  接下来,我就来给大家讲一讲《流浪地球》接下来两部电影的主线剧情和内含。
  我原来也想写科幻小说,但是我的整体理论功底很细碎,无法串在一起,但是对内核比较了解,也帮人搞过剧情内核与人物设定(有的时候写大纲)。
  
我要先给大家澄清几件事情,我觉得很多人对于大刘有一种先入为主的,以自己利益为先导的误解。
  比如我刚才说的欧神在朋友圈里转的一篇文章,说刘慈欣对于“大组织”“大政府”,反正就是这类大组织有天然的好感之类的,都是强权组织。
  我觉得这实在是太扯了。
  首先从剧情上来说,大刘的作品里大量的组织机关都是低效的,而且往往没有什么好下场,虽然最后都在说好话或大义凛然但执行过程一天到晚智商下线,除了大规模事件只有这个组织能做到以外,其他部分都令人智熄。
  中间执行的稀奇古怪还拖沓+最后的大义凛然,这实在是……我反正不会觉得这样的描写方式是亲和于强权组织的。
  从个人履历上来说就更别提了,大刘作为“一届国营企业电工”,当时经历了啥谁都知道。
  不管是作品上还是从个人履历上进行合理推测,都无法符合常理的得出“大刘喜欢这样的强权组织”。
  《三体》因为剧情比较长,所以看的不注意的自然都看到了刘慈欣说的“伟光正”的方面,但是在他的中短篇里面就完全不是这样。
  不过,我们只要稍稍想一下,为什么这些大机构要做那件最后的那件“惊天地泣鬼神”事情,就不难推测他们之前都干了啥“好事”——大机构看上去最后时刻努力擦屁股,但是其实这个屎也是他们拉的。只是大刘有时候多写擦屁股,有时候着重写拉屎。
  只是有时候大刘描写的直接,有时非常隐晦,但是大刘的小说的基本的一些“人文”环境是近似的。
  比如说《三体》里面水滴逼近地球,外面的沙漠里一堆人在开OOXX派对,几万人。
  虽然小说里面也有说“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的久了,人类就会变成这样……”然后被大多数人理解成为了“和平久了就xxx”云云。
  
但是别忘了,在“星舰地球”,也就是地球舰队去“迎接”水滴之前,那几艘去追章北海的“逃亡舰”的那几艘——后来水滴把地球舰队灭了,这几艘船就只好逃跑,但是由于逃跑的资源不够,他们开始打起了周围其他船的主意。
  
  看过小说的都明白:章北海,这个“非娘炮”世界里的军人没有活下来。
  然后地球上的高官们对这样“野蛮”的行为十分生气——那么是这些高官不用野蛮或者不会用么?
  当然不会,他们处理那艘被骗回来的“青铜时代号”的船员们可没有一点儿疑虑,而且手段还很娴熟呢——无论是影响民意还是使用法律。
  这可是一个执法部门几十年都碰不到一起高级一点的暴力案件的环境,韦德都biubiu了程心好几枪,管事儿的才姗姗来迟。
上层人处理青铜时代这么多人的“熟练程度”居然和下级部门有如此巨大的根本差异。
(看大刘小说的还是要注意:大刘这个人肯定信奉一点——“战略上绝不能把别人想的比你蠢”。所以大刘写的“蠢人”的愚蠢也是一阵一阵的,说白了大刘也没有把“娘炮暴民”当成傻×)
  
如果结合刘慈欣的另一部小说《镜子》倒是很容易理解刘对于强权组织的看法,以及对于强权的担忧——在这部小说中人类发明了一种很强的宇宙计算机,只要初始量设置对了,那么就能推演以后整个宇宙的所有变化。当然也包括里面的生物。
  你只要不断地尝试设置初始量,一旦正确,就可以100%的模拟我们现在的宇宙。所以任何人会做的任何事,掌握了这台计算机的人都一清二楚。
  于是地球上不再有犯罪,谎言,勾心斗角,一开始这种计算机只被政府用于司法部门,但后来不可避免的衍生向各个领域。人类因为创新和竞争越来越弱而慢慢陷于毁灭,因为没有人敢做出任何出格的事情。
  在审判青铜时代号时,虽然《三体》宇宙里没有这样的计算机,但审判他们的人做到的事情也和有这台计算机差不多了,那个时代的普通大众十分单纯。
  至于一些作品里的涉政因素,比如说《微观尽头》等等,其中对于大组织和强权组织表现出的态度也十分近似。
  由于有无数种表现手法,所以刘慈欣根本不是对某一具体事件产生反感——不是那种“上面都是好的,就是下面人坏”。
  事实上比起大组织拯救人类或者干好事,刘的小说里大体上强权组织要么是直接的无能或者坏,要么就是从侧面表达他们很有准备的坏——但是这时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表现的十分“温柔”。
  但是,这里的“坏”并不是大刘不认可。或者可以说刘其实是个存在主义者,这个“坏”也只是他知道观众会觉得坏。
不过,大刘和纯粹的“存在主义者”所谓的以人为中心,尊重个性自由,宇宙没有意义,人类存在的本身也没有意义,自己塑造的过程才有意义等不同,大刘还加上了“适应性”。
  也就是说,大刘实际上是承认不同性格,哪怕是承认“圣母程心”这样的人的适应性的。
  
很多人都忘了:《三体》里每一个类型的人类在宇宙抵达尽头时都活下来了。
  
旧人类活下来了,娘炮人类也延续下去了。
AA幸福的活了一辈子,如果不是在一个和原来AA所在环境相似的人类社会那么她肯定过不好,这也说明星舰文明成立的社会也和之前很相似。
程心甚至有了一个小宇宙。
他们每个生存方式都活着,不管是被观众唾弃还是赞扬。
由于他们都活着,个人的结局其实都差不多,所以不同文明的人看《三体》认为是“好人”的角色也可能大不一样。
  比如说西方人对于程心的厌恶程度就远不如中国人。
  
  
  关于大刘对于组织机器的描写的感觉,其实和我在很久以前看过的一部动画片,叫《地球防卫少年》很相似。
  听上去很中二的名字?
  剧情大致如下:
  一群小孩子在海边玩,遇到了一个大叔,大叔给他们展示了个很有趣的投影在现实里的游戏,开着机器人和外来机器人对打。
  小孩子们觉得很有趣,纷纷加入了游戏。
  后来他们知道,战斗本身是真实的,且战斗机器人的燃料是驾驶者的生命力,所以无论战斗的输赢他们都会死。
  但是如果输掉或者48小时内没有分出胜负,那么自己所在的宇宙就会被消除。
  再后来他们知道,原来参战的对手机器人也是这样——控制宇宙的人设定了这个规则,因为到了一段时间以后不同的平行地球和宇宙会越来越多,所以需要削减一些数量。
  地球军队当然试图直接干掉对手机器人,但是人类武器毫无作用。
  此时政府机器也知道了这些小孩是谁,并且还派出了成年人去支援——正好有些小孩子在其他事件中死亡了,游戏位置有空缺。
  在这个时候地球政府还是“温和”而且很乐于帮忙的,且那些派去支援的成年人也很好,显得政府是在好好考虑问题。
  不过不出意外:要想得到支援或者检查战斗,这些小孩一定要在地球上战斗。
  问题是,这个游戏当然可能“客场作战”,到另一个地球去战斗。
  那个地球的人也非常拼命,军队不断攻击主角一行人的机器,即便在自己星球的机器人被打倒的情况下还在顽强抵抗——必须在战斗中杀死驾驶员才算游戏结束。
  当然,那个星球上的人也看着战斗,他们举着牌子,央求主角一行人能够放过他们。
  然后?小孩挖出了驾驶舱,确认了对方的情况的确和自己一样之后杀掉了这些人。对方的地球化为虚无,那个宇宙里所有的星星都逐渐熄灭。
  本地球人类当然也没闲着,虽然技术上和对方有绝对差距,政府让小孩劝说外星代理者召唤出机器人,但是地球人用任何工具都无法切下哪怕一点装甲样本以供研究。
  另一点是地球人类还是有一点认知能力的,他们破解了一点游戏开始时的召唤代码,于是他们可以利用能量波稍稍干预场地的选择——能让这些小孩主场作战,但这对于小孩来说并没有什么帮助。
  在这一切温和的事情过去后,能量干涉塔终于建设完成。
  然后,政府用了大量的无人机强行突破敌方机器人的激光炮火,投下了无数的凝固汽油弹。
  道理很简单:默认外星人的机器也符合基本的宇宙规律,只是用了一些特殊技术,而且到地球上的时候是实体存在的。所以机器人也受到常规物理规律的支配。
  既然用现有技术无法击穿外星机器人的装甲,那么用燃烧弹直接加热整块空间,那么机器人肯定也会升温,最终热死里面的驾驶员——机器人移动速度相对还是很缓慢的,而且无论如何主场作战时无人机的数量绝对不会匮乏,不信烧个48小时都烧不死。
  既然外星人可以靠功率极大但不是不可估计的普通激光对对方机器人造成一定损伤,那么这种加热作战方法理论上也的确可行。
  效果还是有一些的,烧了半天以后驾驶员可以感觉到驾驶舱里面有点温暖。
  当然,焚烧过程并不针对敌人机器人,他们连自己人一块儿烧——由于可以确定必须是战斗中机器人互相间击破并由游戏者杀死才算游戏胜负(所以日常杀死只能算是缺失驾驶员,战斗时不补上的话算输,但是战斗中就不这么计算了,政府想“卡游戏BUG”),那么外界在战斗中杀死双方所有驾驶员就可以跳过规则限制,直接结束游戏或者由正规军人加入游戏。
  
  这里是说“他们描写大组织和大刘一样黑”吗?
  不,重点不在这儿。
  重点是:大组织居然能够通过这样的决议——不是说杀自己人这事儿,而是可以认为这样的套路管用且可以实施。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自己总结的规律绝对有效。
这会在事实上逼迫一部分人放弃对于额外风险和机会的考量。
拒绝杀死小孩等人道动机其实也是风险动机,类似于“别人被杀的时候我不说话,后来……
  当然,这里不是说只有大组织会这样,其实每个人都是用自己总结的规律生存的,所以任何人都是这么运行的——只要这个人是个人类,是一台“图林机”就会。
  也就是说,只要智慧生物不是一台“通用计算机”而是专用计算机的话,那么它就必然会犯这样的错误——智慧很显然不是一台通用计算机,我们的本能也不是。
  
如果是通用计算机,我们就不会称呼它为智慧生物,我们会叫它细菌或者菌团,管它们的“思考”叫演化——就算是再“没有人性”的人都不会对这些东西产生认同感(正常情况下),更别说有人性的人。
通用计算机没有爱。
  细菌的适应性和人类相比哪个强?就物种而言远远比人类强——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活不下去,甚至人类可以做到细菌做不到事情。
  当然,这里说人类可以做到细菌做不到的事情只是现阶段的观察和假设,也许人类这样的生物大到一定程度后会越来越不能能计算他所需要的复杂环境,然后轮番灭种,细菌团说不定以后能穿越时空——只是它们可能在某些时候“就人类看来计算速度慢一点”。
  同理,不同的“图林机”也有各自适应的部分,所以从大类而言每一个大群体的基础策略都很有可能能够幸存下来——但是这也意味着图林机之间的整合必须需要有一个通用沟通方式,它要限定手段和范围,这就和我们的电脑之间的通讯协议一样。
  
这个“通讯协议”的适应性会更少,也更有限,更具有时代性。
  大家结合之前的文章就能明白:所谓的白左寻找大群体归属感,本身也是旧通讯协议失能,新通讯协议建立的过程——当然这不意味着新的通讯协议能够真的适应,大多数新通讯协议的大部分都会失败。
  所以程心害死了全人类吗?没有,只是害死了一些太阳系人类而已。程心自己死了吗?没有,而且她甚至拥有了一个绝对领域一般的新的小宇宙。
  
题外话:实际上用博弈方式进行模拟的话,程心会成为宇宙之王,尤其是有技术爆炸的情况下——合作者虽然死的很快,但是一旦合作者哪怕成功合作一次,那么它与合作者的实力就会大大增强,就有更大的概率能保全自己。
次数越多,发展的就越厉害,然后制霸整个宇宙——并且一定程度上率先脱离这个宇宙。
我们现实中的“白左”并不是程心。
程心的核心标准非常明确——能不杀人就不杀人,如果自己的行为注定了双方发生毁灭,那么我就不按下按钮。
这个是看起来很容易受到欺负,但是如果一个基础策略被稳定的实施,那么它基本可以确定能在客观宇宙中获得较为稳定的存活率。
白左稳定吗?不,他们只在对自己喜欢的内容上奉行不杀人不破坏标准,但是一旦到了不喜欢的地方他们就什么都做的出来。
程心是真的圣母,一直圣母,圣母策略是有可能活下来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核心策略。
白左只是时代性的“通讯协议”,但就好像互联网中每台电脑连网时都用同样的通讯协议,这也并不表示每台电脑上的系统或文件是一样的。
在社会生产与管理模式变革的时期,一台电脑上的“通讯协议”占据的文件数量肯定需要增加。比如因为旧有的通讯协议可能没办法传输在线视频文件,所以你必须安装新的视频解码器与网络通讯协议。
在通讯协议斗争的初期,产生的新软件肯定没有太好的兼容性,因为大家要抢着占领市场——但是也不一定表示只有领先者才能开发出第一个兼容的通讯协议,事实上也很有可能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卒。
  但无论最后成就“兼容性”的人是谁,这一场通讯协议战斗也必然会展开,大家都会倾尽所能。
  
  我就觉得很多看小说的人都没有意识到一件事:大刘给所有人都安排了生存空间,而且结局是极其多样化的。
  大约这是因为中国看科幻的人很多都已经工业化了,更在乎过程的对错与好坏而不是结果。
  大刘描写中给人感觉“好坏”并不是剧情中人物具体做了什么,而是大刘改变了小说里的那个“上帝”或者说观众视角的态度而已。
  比如说《流浪地球中》的“视角上帝”就显得那些政府人员很崇高,那5000个被冻死的管理与控制人员是5000座丰碑。
  在《三体》里面则是优柔寡断,看上去在领导一群只知道说好听话的山羊。
  在《朝闻道》里则又是变了成肤浅世俗的“小市民”形象。
  但是,其实我们只要稍微看看大刘描写的做法与结局,就不难发现其实结果都是差不多的——只是上帝视角变了。很多时候只是描述了必然出现的事情中的一部分,甚至是事情都一样,就是改了一下措辞和事情预演的长度罢了。
  但是有些读者,或者说大部分读者就以为大刘认为他对这件事的整个倾向都变了。
  
其实大刘一直都没变:他都是在用自己理解的宇宙与社会的基本规律,来尽可能从基本层面上构建这个世界,但改变了小说中的“上帝视角”,可是大部分读者却觉得“宇宙变了”而不是“视角变了”。
有趣
因此有人说“大刘描述的是一个黑暗的宇宙”,尤其是《流浪地球》。
对没看过《流浪地球》小说的人,我简述一下原著的剧情。
药丸药丸,人类发射了探测器穿过了太阳,证实太阳真的药丸。人类造了一大堆核聚变煤气灶,要把地球丢到另一个星星上去。这个时候很多人担心的是“带着地球逃得不够快”。
开始逃了以后,由于生活艰苦,大家对政府也产生了怀疑,包括那些很有知识的人。他们从极其害怕来不及逃开始逐渐变成了“可能太阳不会炸,我们不用逃”。
再之后,大量的人开始觉得太阳不会炸。他们爆发了大叛乱,最后大家冲进地球控制室,把联合政府的人拉了出来,然后拆掉他们防护服上的电池,把5000个政府与科学家丢到了冰原上活活冻死——之前战斗中死掉的当然也是不计其数。
在叛军高高兴兴看着他们冻死的时候,太阳爆发了。
然后,地球继续前进,迈向新的恒星系。
一大群人在说:暴民虽然是烂货!但大刘说联合政府伟大!大刘是极权主义者!
要我说:这样就等于没看好“以改变一部分基础规律来构建的世界的开放式结局”的作品。
在我们这个时代,或者说“中国人的科幻黄金时代”,人类当然会认为“自由与人权”之类的事情是OK的,而极权是辣鸡,虽然有的时候也有承认其必要的部分。
大刘用“中立宇宙规律”来写东西,自然容易被认为是“极权”的——这是因为环境变了,反而和大刘的倾向没啥关系。
但是看看大刘的各个作品,难道极权系统是赢家?当然不是。
这里有个很简单的道理:虽然自由群落可以最高效的运作,但是在边缘事件上,比如说发射几万个探测器穿过太阳这件事上,只有人类最高机关可以完成。
我们都知道,自由市场要想高效,很重要的一点是信息要尽可能透明。
问题是在这件事情上,由于能直接得到和理解信息的人必定是少数,但是行动必须越早执行越好。
除非到了市场上随便什么人都能打出几万个探测器,否则市场参与者并不能确实的获得“太阳药丸”这一决策信息。
而通过“传播”手段来让大多数人接受“太阳要炸”呢?当然也不行,不考虑时间不够也不行。
因为两点:
1:对于所有不能一手接触到信息的人来说,所有信息的可信度都必然有限且会随着传播逐次递减——至少真实内容会递减,这就使得就算能通过市场来完成信息传播,最终的决策也可能大不一样并缺乏安定性。
2:要让所有人都尽可能接收到一手信息再行动的组织机器,在应对客观大环境短期全局变化时的短期效率不足,不经济。
(或者说,有暴力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效率,但使用暴力本身未必不经济)。
  人类逃离太阳系,本身就好像一个细菌的受体碰到了危险,然后整个细菌开始逃离——但这并不意味着细菌让每个细胞器都能感受到危险降临。
  
也许细菌可以等到每个细胞器都发展出接收外界信息的能力,但是这样成本太高,即便发展出了低成本的感受手段,它的进化过程也一定极其漫长。
  而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奉行这个“尽量降低感受成本+全体感知”策略的细菌早就被别的细菌或者环境变化给做掉了。
  如果按照小说里的情况和时间,如果不进行“军事化管制”,那么连“统一意见”都很难做到,就算一开始通过市场力量快速传播这个“耸人听闻的事实”,也很容易快速淡化,因为没有充足的后续新信息,而且注定不可能有。
  而流浪地球里的人又大量生活在地下堡垒之中,设施极为集中——即便联合政府不加以暴力控制,就算这一块市场化,也很容易被豪强控制并立即升级为暴力控制。既然会这样,那还不如让联合政府统一暴力控制。
  由于豪强控制的是食物,而工业系统就在食物旁边……这就意味着市场化以后会产生大量的暴力组织,毕竟成本低且形成容易——这就又降低了市场的效率。
那么让各个地下系统之间形成贸易网络行不行呢?原著里没有说,但是电影里那情况肯定不行,交易成本对于常规货物实在是高的完全无法接受——基础建设肯定不行,至少在经过木星以前肯定不行,你造好了地面运输基础设施也会一下子在经过木星时搞坏。
所以用什么“搞什么计划,应该市场化建设来应对太阳危机”……这就非常没有道理了。
首先市场很难接受“环境变化”这一预测,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信息可靠度”会随着信息传递的次数递减。
其次建设目的的客观需要,流浪地球计划和现存之前的商业系统差距实在是太大——这个倒是可能通过时间来解决,但是并不见得有这么多时间,而且上一个问题也没有解决。
  (要是等到市场参与者都大量可以获得这种等级的一手或者至少传递过没这么多次的信息,那这个技术得到什么程度啊??至少也得是一个市场调查公司都能发探测器去太阳的程度了)
  所以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里的情况,采用什么“市场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根本是不可能的,在时间有限的条件下也不能提高多少效率。
  至于说苏联的部分么,因为说的太少我也没办法吐槽——我个人觉得,一个综合实力弱N倍的集团,一个在早期到中期直接面临真正意义上有效的“核洗地”的情况下,支撑了几十年才挂掉。
  我觉得这样的成就怎么也说不上策略辣鸡,至少有极其大量策略合理的部分——而且考虑到客观承受的压力,这个合理的部分一定极其的高效。
  更关键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苏联原有的主体族群到现在还继续存在,而且能有一席之地。
  
而且,至少如果把交易行为看作大量“资源交换效用”的“选择”过程的话,苏联的军事装备体系至少比美帝这边“非官僚”许多,尽管他们在这一块都是官僚系统的。
  这个从后勤保障上体现的尤其明显,甚至可以说苏军的装备采购体系,尤其是建设系统上是非常“市场化”(公平选择)的,所以他们在落后技术下整合为一体装备和作战方式上极其的有效,尤其是重型装备——当然这个话题太大,这里先不赘述了。
  那么,这个小说是在说“哇塞,这些被冻死的人好伟大!”么?
  是不是,都不重要。
  要我说,那些暴民,被很多人认为是“傻乎乎的老百姓”更厉害。
  为什么?
  因为地球还在继续飞啊,还在继续加速啊。
  为什么这就伟大了?人类伟大和暴民伟大有什么关系吗?
  我就问各位:一万座发动机一万座地下城,他们之间的经济系统相对都很封闭而且交易很麻烦,但是物资又极其珍贵。
  在打掉了原有的管理机器以后,他们还在继续飞。
  原著里结局的普通人过的也在正常的继续,地球也在继续飞!!!!
  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没有人拿地球发动机当作威胁别人的战略武器,至少是没有实用化!!!
也就是说,当时地球上每30万人都有灭世级武器——相当于地球上有一万个“国家”有了比美苏一样还大的核武器库!!!!!!
  而且
  
  叛军的指挥者肯定也因为氦闪真正发生了而被赶走,因为所有说法不攻自破,后续要想继续飞地球大家得花很大的额外成本才能接替原有的控制人员。
  
  现在大家理解为什么暴民也很伟大了吧?
  
至少这些被认为是“愚蠢”的人,他们后来在极短时期内就做到的事情比我们现在已知的任何管理机器都要强大——这是对人类本性和文明的莫大肯定!
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选择的希望!
相信人类,相信文明。
  别以为“用行星发动机做武器”会导致灭世,所以人就一定不干了——想想冷战吧。
  而且行星发动机少一两台根本不会有事,而且还是输出功率可调的——在一个理工能力很强大的世界,让行星发动机单台断网然后自主操作肯定不是一件难事。
  就算大家看到太阳爆了没办法了,可是联合政府也没有了,这个时候只能靠绝大多数为乌合之众,被骗打仗的人了。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一两台行星发动机被少量的人控制,那么他们就可以威胁全球或至少成为地方一霸,而他们的平衡建立在比核武器更低的门槛上,因为都造好了——而且如果他们被打下,那么他们无处可逃,所以有更高的风险引爆发动机。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后来的人类活的还是相当平稳,而且最多在十几年内就恢复了正常生活。
  
  这难道不是一个巨大的成就么?
  大刘加了不少小人物的生活,那么一小段可以体现很多东西——短短几句话,就体现出了整个社会的最基本运行情况。
  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虽然都是苦,但是苦的内容是不同的。
  不过,也许很多人总觉得“虽然这样听起来好像是很伟大的,直觉上挺伟大,但是好像有哪里不对……”
  
  我只能说:这不重要——在这个尺度上,暴民愚蠢还是政府正确都已经不重要了。
  
  但在这儿我要提出一个问题:
如果没有联合政府给这些叛军当靶子打,那么后来他们可以这么快形成共识吗?或者说他们之前不是那么有默契的听信谣言而去杀死联合政府的人,他们有现成的最基本的大规模组织机器的基础吗?
如果没有这些事,那么这些“暴民”们重新回到正轨上的难度有多大?或者说有没有可能很难回到正轨上,而是大家都玩起了实质意义上的“发动机威慑平衡”了呢?
  依我之见:这5000个被冻死的人是伟大的,但伟大之处并不在于他们事事正确。“暴民”也是伟大的,但伟大之处也并不在于他们“知错就改”。
  
真正的伟大,是他们都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这就好像“建制派”和“市场派”的对抗一样——归根结底“图林机”是不可能准确的描述“细胞自动机”这样的混沌系统的,因此这两派绝对不可能有一方是正确的,但是在图林机用或简单或复杂或和平或暴力的规则互相对抗时,这个时候出现的结果就更有可能符合生存规律。
如果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那就是:当时联合政府能不能逃离太阳,本身就是一个“宇宙生存”市场。
人类的伟大之处在哪?不是在于哪些理论多强大,哪些道德多么牛逼。
人类的伟大之处在于:有一个足够多元又简单的可持续对抗系统,以至于在任何条件下都有相当数量的人群能够符合“宇宙生存市场”的规律。
  就这么简单——某个出生在太阳系的,连家门口都没有出过的渺小种族,通过实际行动窥探到了一点点宇宙的真理,并且活了下来。
  如果没有叛军,联合政府的管控能力和方法,大约也是无法支持2500年的。
  我想相当数量的读者都没能理解到这个意思,还以为是“讽刺类”——最优秀的科幻小说家注定是“设定基本规律,然后在新基本规律上进行推导”,所以本质上来说也许观众可能会产生“讽刺”的感觉,但是这样的作者并不觉得。
  在人类和宇宙的尺度上,“讽刺”毫无意义——在这个尺度上,你觉得讽刺谁有意义呢?别说是讽刺一个人了,人类社会中的“包括制度在内的短暂一瞬”都不一定值得。
  人类能对应宇宙的复杂度的只有三个。
  1:大脑。
  2:人性以及其相关的本能。
  3:人类整个种族的生存策略。
  所以《流浪地球》是一部黑暗的小说吗?
  当然不是,这是最大的光明,而且结局所蕴含的对人类这一种族所包含的基本品质给予了宇宙层面上的肯定——既有的外在组织机器被剥离了,可是人类还是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下生存了下来,这就说明人类的本性就符合了宇宙的规律,哪怕是一个原始人也是如此,人类一直包含这一生存能力,是最根本的拥有。
  
渺小的人类,即便在不自知的情况下也拥有宇宙生存的内在属性——所以说,《流浪地球》或者大刘黑暗吗?
不黑暗,这是光明,是大光明!
  
  至于黑暗么——越大的光明,影子也越多。当光明大到一定程度,比如说就好像“阳光普照大地”一样大,那么很多人就会忽略光明的到来,觉得影子才是主要的。
  只有那些能“仰望星空”的人,才会觉得太阳比影子更加有趣。
  
当你有了光明,影子自然会出现,只是需要挑几个“傻瓜”也可以理解的影子,并能帮助自己传播就好了。
  只看影子的人,描述不好光明,所以无法构建一个合理的世界,所以他们要么只能用极端的内容来绝对化事物,又或者用最简单的规则去回避掉那些他不想看的部分;看的到光明的人,则可以看到无限多的影子。
  
影子才会担心光明会吞没自己,光明从不担心影子会把自己弄暗。
  只不过任何传播时,“影子”总是更能取胜一些——影子边缘清晰,容易理解,理解的过程还不刺眼。
  对于只看影子的人,他们只关心影子。
  而对于看的到光明的人,你只要告诉它影子的状态他就能告诉你光源在哪。
  所以在绝大多数时候,大家都只需要传播“影子”就可以了——只有在危急时刻,光明和生机只剩下一点点的时候,才会有必要描述“光在哪”。
  
由于小说是一种娱乐,而且是偏向于轻松的,能消费这种娱乐产品就说明世界没有差到哪里去(就算是下行也不会很差),所以自然没有多少小说需要描写“光在哪”,因为光明这一极其宝贵的东西已经被默认存在,维持它反而是一个“不需要额外能源”的“背景”了。
  因此一部小说或者任何理论,你只要通俗化了就必然更容易被认为是“黑暗”的。
  
我们能够消费这些事物时,光明就已然占据主体,所以我们对于大多数人只能拿黑暗来认识光明,我们才需要戏剧反差来凸显“影子的方向”。
还有,我居然TM看到评论里居然有人说是“鼓吹取缔市场经济”——有猫饼。
《流浪地球》电影里面就TM没有说这些,原著里面结尾一看就是个市场已经重新站起的社会。
说TM大刘反对市场经济那更是蠢逼——没看人家写和平自由时期的发展啊?
大刘作品里面的社会管理进步,基础理论进步等,都是在和平与自由的时候多得多。
就连最“军事危急”的《球形闪电》里面,发现宏原子和宏电子也是在和平时期,战时都没这个力气,以至于忘记掉它的武器价值了——侧面表现出军方也比较迟钝。
而且大刘在作品里面对于市场经济带来美好生活的侧面描写数不胜数,全TM没看见。
自己看书专挑非常时期全局硬刚时期来关注,完全漠视人家构建的大体完整的“大刘宇宙历史与文化”体系。
这怪谁?这怪这人又贪又自私又不择手段——混乱邪恶说的就是这种人。
也就是在人类具体问题下的存亡时刻,别的都不重要,关键就是“反正就是要自己的市场经济”。
还在想“这是上层的意思”,神TM——要是中国的领导者因为这么点小事就集体发声,那他们早死了。


水库论坛是一个职业炒房论坛!一套房子,成了贫富之间的分水岭!
水库论坛真正教你做的事,其实是毁三观,竖新生!
水库论坛一点一点讲述房产投资的逻辑,讲述老百姓最关心的事!
水库论坛网址:www.oushenwenji.net
水库论坛微信群统一入口:shuidi021,备注“水库论坛”。

水库论坛

水库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微信扫一扫,水库论坛微信群等着你,备注“水库论坛”。

手机版|Archiver|水库论坛欧神文集官网 ( 沪ICP备18000679号-1 )

GMT+8, 2024-12-22 21:50 , Processed in 0.104002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