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论坛|欧神文集|欧神小密圈|欧成效|房产投资官网
水库论坛|欧神文集|欧神小密圈|欧成效|房产投资官网
战国兵数“万”之迷
战国时期的兵数,一直是多为人垢病的。动辄就看见“白起坑杀四十万”,“秦发六十万伐楚”。据不完全统计,在战国时期的最后六十年中,六国一共战死了二百万人口,这在当时的人口规模,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接受的。
于是,疑问随迥而来,“四十万赵兵”,到底是多少人,长平的这小小一个峡谷,能容得下这么多人么。据说赵括突围,一共只有三个正面出口,那可以容得下多少战线正面。赵括有能力,一下子带着了四十万人出击么??
我是比较相信“剑桥战国史”的说法。文中认为,中国古文学中,“三、六、九、百、千、万”都是虚数,都是作不得准的。
好比“陛下承九世祖先恩德”,其实可能只有七世八世。“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枪法”等等,都只不过一个形容的大约数。
所以,在战国史志中,“十万大军”“百万大军”等等,也多是一个约数。这里的“万”,绝对不等于10000。
那么,战国史志中的“万”,应该如何解释呢。
笔者比较倾向的说法,应该是“军团”,一个“万”,就相当与一个“军团”。
在战国史志中,“万”从来都是以整数出现,而不是和“千”交错出现。好比我们看大军出征,总是“三万”“五万”,从来没有过“十二万八千”“十三万五千”。
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这里的“万”,是一个独立的军事行动单位,而不是用于进一步分拆。
其次,一个“军团”,应该是多少人呢。我们知道恺撒率十个军团远征高卢,当时的罗马军团,一个Legion大约是3000人左右。中国的“军团”,应该是多少人呢。
我们认为也是3000人左右。
为此,我们先考证一下罗马的军事编制。
罗马的一个步兵队,通常以方阵形式出列,横面的士兵约44人,分为二排出列。第一排22人,第二排22人,互相交错格开约一米。
平时的时候,以22人为站列向前行进,互相之间空间较大,有利于行军速度较快。
临到战斗的时候,第二排战士上列,和第一排战士并肩,形成密集步兵阵行。对步兵来说,密集阵行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这时的一个阵面是44人。
指挥官站在了正中央,左边22人,右边22人,还有一二个传令官以便于差遣。
这里就引出来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是22人,不是33人,也不是11人?
因为军团的规模,是由人类的耳朵所决定的。左右排列22人,大约是50米的样子,正好是人类耳朵听觉的极限。真让罗马统率一个100*100的方阵,二边的人就听不见司令官在喊些什么了。
战场之上,锣鼓喧天,连人的话都听不清。扯大了嗓子,也得让位于鸣金和锣鼓。同时又发展出了旗语,随帅字的方向而移动。兵制此后虽然几经删改,但始终受制于人类眼睛与耳朵的极限,始终以几千人的物理距离,听得见、看得见为宜。
知道了罗马横列44人的典故,纵列要稍长一点,一般为80人左右。这是因为几个原因。
首先,战场之上就如开车,向左转向右转,前进跑步冲击突袭,一二三四五六档都用到。但是,倒档的利用率很低。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根本不需要。如“弩兵/长枪/步兵”的三层次配合中。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因为只进不退,前后向的命令相对要简单得多。只要跟着前面的人就行了。侧翼很复杂,对二翼的命令也很多。但纵向却可以一直排列到了80多人,反正只要跟着前面人走就行了。
这里也存在一个隐患,因为后部的命令覆盖率其实是很低的,只知道跟着前面走。一旦前军崩溃,气喘吁吁地往回跑,“败了败了,逃命逃命”。后队队员就会不知所措,唯一的办法,就是调转屁股向后,转身逃命。
所以中国古代的战争,几十万大军,人数并不重要。只要交战锋线,一旦被突击突破,往往会印起全军崩溃,步不敌骑。就因为后线步兵根本听不到指挥,只要锋线几千人败了,就一溃千里。
同样道理,在中国历史上,“后队变千队,逆向而行”,这样的例子很少,都是被作为特例书写。在交战过程中,一旦被敌人绕到身后,后队极其软肋,一突袭就混乱,这都是很现成的例子。因为80人的纵队,后队根本看不见指挥官的信号,尤其不能接受复杂的命令,基本处于无指挥的状态,所以容易混乱。
当时80人纵列,在正面交锋的时候,就有他的好处,因为这样的一个矩形,阵面比较厚,对方不容易突破。
而且想得更深一层,如果不仅仅是一军团作战,历史上更常见的是三五个军团协同作战。15000~30000人的作战规模。
当三五个军团一字排开时,一个220人的正面,80人的纵深。当然就要比横过来编组,440人的正面,40人的纵深,要合理得多。
所以,虽然将军们,都希望自己统下的兵数约多约好,又能过将军瘾又能吃空饷。但一般一个古罗马的军事编队,都是以44*80=3000人左右。
有一些挑挑刺刺的朋友又会问,为什么军事的编队,一定是矩形的呢。为什么就不是圆形,又或者三角型呢。
比如说日本的军法中,对“方圆”“椎行”“锋矢”“鱼鳞”的推崇,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咱中国的兵法老祖宗,为什么就没有这些惊心动魄的大法呢。
唉,日本人打仗,都是三十人,五十人一个小队。三百石(约1000兵)的大老,就足以称为家老耆宿了,何时见过几千几万人的大仗。
想象一下,当我有十个军团作战。在战场的正面上,一个呈三角形,一个呈圆形,还有一个呈弯弯曲曲不规则梯菱形。。。。。。
在大军团作战时,矩形是唯一可以拼成大型有规则图形的。所以为兵阵之祖。李广抗匈奴,也是在很偶然的情况下,“结阵成圆车”,可见这也并不是固定的阵法。事实上,在中国的正史之中,对阵行的描述少之又少。论阵法不如论兵种。
当然,还有朋友们问,为什么大军阵不可以排成军法。比如我有十万大军,能不能排成一个“大锋矢阵”。
唉,对于这种幻想,正是无话可说。学校里的校园体表操,各位总有体会吧。这么小小几十号人,要排成一个阵行,也得排练上好几个月。想象一下,十万大军,奔走呼号,要排出一个“方圆”出来?还要组织联络,还要发号施令。
说到底一句话,组织能力,决定了部队构成。
言归正传,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中国的一个“万”,到底是多少人。
我们的回答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万”似乎是一个最基本的军事组成单位。和我们今天的“团”差不多。
而由于中国人和罗马人的生理,身体构成都差不多。耳朵和眼睛都是同一水准。在同样的技术能力下,一员将领统帅的兵卒,是有最佳数量的。而军团编制,在一系列的战争军事考验下,一定会趋向这个最佳数量。
我们认为中国战国时期的“万”,应该和古罗马时代的“军团”一样,都是代表3000人左右。
以此为推据,我们再来验算一下,魏公子窃符救赵,郑安国二万人降魏,合6000人左右,估计是客帅统客军。
赵军被坑杀四十万卒,实际大约是12万人左右。赵国总人口大约是200~300万,大致合理。
李信作为一个中级校尉,一开始带领二十万兵伐楚,实际大约为6万人左右。虽然是赢政格外恩宠,但也还说得过去。
王翦最后发倾国之力六十万伐楚,这大概相当于18万人的兵力。这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即使在魏晋三国的时代,也差不多了。
曹操号称八十三万大军南下,但在其他另外一些史料之中,却说他“十五六万卒从,纳荆襄降卒,七八万人”。
按这样的标准折算,八十三万,也是对应24万人。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战国时候的“万”,应该翻译为“军团”,而不是10000,比较妥当。
由于生产力和管理统率的划一,古今中外一个军团为3000人左右。
(水库论坛|欧成效 2005-10-17)
上海户口,价值百万。很多应届生通过积分是可以入的(一般是985或211学校)。但很多应届生是不清楚如何操作,并且往往都是到毕业了才想起这个问题。但还是差个1-2分,甚是可惜。凡事要趁早筹备,这里有好的渠道,助您一毕业就有机会拿个上海户口。人生第一桶金是这么来的!详情请扫二维码加微信Shuidi021,备注“水库论坛”。
水库论坛|欧神文集|欧神小密圈|欧成效|房产投资官网
水库论坛|欧神文集|欧神小密圈|欧成效|房产投资官网
|